此刻单曲循环的是王菲的《无问西东》,前天下班两人一起去看了电影《无问西东》,四段不同时代背景的故事交叉叙述,讲述了不同特殊时代下的青春、选择与命运。接近尾声时,人物之间的潜在关系,那些叙事暗线慢慢浮出水面,一脉传承,主题升华。
有对人生自我追求的探索,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贯穿着整部电影的精气神,泰戈尔的演讲,还有那句留下深刻印象的台词:“要永远真诚的面对自己的内心”。
那个大时代背景下的人心惶惶,舍小家为大家的炽热,不惧残酷的黑暗的勇敢,青春求学期真实的追求…影片里见到的是力量、传承和大爱。
片尾出现的梅贻琦、梁思成、林徽因、梁启超、朱光潜、钱穆、沈从文……这些响彻中国近代史的名字。。。
30年代的西南联大,影片讲到一个情节:窗外大雨瓢泼,老教授在漏雨的教室中坚持授课,他一遍遍提高的音量始终被嘈杂的雨声吞没,面对茫然无措的学生们,他干脆在黑板上写下“静心听雨”四个字,然后从容落座,任凭大雨打湿长衫,讲台上下,一片沉静,大雨也因此失了喧哗……
由这个情节及近代那些大师的名字,想起了大学时期读过的一本书:齐邦媛的《巨流河》。从自己诞生、童年写起,战火中逃离至重庆,八年间受南开中学与武汉大学教育,受业于名师,得文学启蒙,大学毕业后落脚台湾展开学术事业。
那个求学时代,读书声是伴着炸弹声,还有炽热的烽火。不跑警报的时候,埋首用功;跑警报时,课本随身带着准备第二天的考试。艰苦的环境,吃得不好,穿得不好,晚上被臭虫咬,白天要跑警报,也正是这种环境,剩下的一点时间遍得无比珍贵,老师的鼓励,战火延烧的岁月,那一方学习净土的浸润,坚毅、勤勉地端正成长为懂事少年。
被融合世界历史的重要源流和变迁的世界人文地理课程吸引,刚刚经历人间至痛的老师充满感情的讲述英国的伊丽莎白一世和西班牙无敌舰队、哥伦布航海路线、南北极的探测、非洲的落后和神秘…课本内容已颇丰富,老师还带给学生洋书和图片传阅,被似瀛海传奇的每一堂课深深吸引。
教国文课的老师开创的“诗选”课,老师不是溪水而是江河的语言,内容滔滔深广,引人全神贯注,讲课“生动精彩。充满激情,任何人听他的课都会被他吸引,感情随他的指引而回荡起伏。进入唐宋诗文的境界,下课铃响后,才如梦初醒,回到现实。”
如醉如痴的学习与熏陶,探索那些作品的深度,清晰地留在心中,融合成为“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的一个人。
因为赏识齐邦媛的才华,朱光潜先生亲自促请她从哲学系转到外文系。她写到:上朱先生的课,课堂不再是一间石砌的配殿小室,而是我和蓝天之间的一间密室。四壁空荡到了庄严的境界,心灵回荡,似有乐音从四壁汇流而出,随着朱老师的引领进入神奇世界。至此终生爱恋英文诗的声韵,像山峦起伏或海浪潮涌的绵延不息。朱先生在战火中一字一句吟哦,教导雪莱、济慈的诗歌,在诗中寄托感情,即使最绝望的诗也有一股强劲的生命力。
身处动乱的年代,那些具有独立人格,浪漫情怀,知识渊博,满腹经纶的大学老师们,朱光潜,钱穆等等,还倾其所有专心教书,毫无保留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也是让我们反观如今的教育,如今那磨灭了的求知、求真的渴望。
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