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下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看自己的孩子那么可爱,想着就非常开心。当宝宝哭闹时,父母心中的小天使立即转变为小恶魔,烦躁、焦虑情绪立即产生。大部分父母都用“不准哭”高压政策解决。“不许哭,有什么好哭的。”这句话大部分父母都曾经说过。
有一次,看见小朋友哭得很伤心,一边哭,一边打嗝。妈妈还用手指指住他的鼻子说:“不许哭,也不许打嗝,憋住!”如果我们是那个小孩,我们会舒服吗?往往会哭得更厉害,哭得厉害,打嗝就厉害。
当我们长大后,伤心难受只能憋在心里,而不能哭出来。因为我们是大人,哭很丢脸。这时候我们多么希望变为小孩,可以好好的,无拘无束的哭一下。哭,是人类情绪宣泄的一种途径。哭,也是宝宝发泄情绪的最好途径。因为宝宝还不会描述自己的情绪,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只能用哭来表达。你有没有发现,每当我们哭后,心情会好转一些。既然哭可以缓解我们的情绪,为什么大部分父母总是剥夺宝宝哭的权利呢?因为他们认为哭代表着坏的事情,他们不想让宝宝痛苦,所以他们想立即制止坏的事情发生。哭是好的事情,哭能帮助宝宝疏解情绪。引起哭的事情是不好的,父母应该制止引起哭得事情,而不是哭。
(图片旁白:宝宝心里苦,苦都让我憋着!)
那宝宝哭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哭是宝宝情绪宣泄的方式,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宝宝的情绪是什么?是摔了一跤,摔痛了;还是宝宝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伤心;还是被错怪了,委屈。当宝宝哭得时候,你需要及时蹲下来抱着宝宝,将宝宝的头放在自己的肩膀上,一边用手轻轻地摩挲着宝宝的后背,从上往下,一边说出宝宝的感受。这样,宝宝感觉被认同和理解,情绪很快就会被平复,一会儿宝宝就不哭了。这招我屡试不爽,效果比“不许哭”的方法好上一百倍。大禹治水,宜疏不宜堵,对待情绪也一样。
举一个例子,宝宝摔了一跤,哇哇大哭。你可以按照上面描述的动作抱起宝宝说:“哦,宝宝摔痛了,好痛啊,痛痛大王来了,我们揉一揉,把痛痛大王赶跑。”过一会儿,宝宝就不哭了。“宝宝摔痛了”这是将宝宝的感受说出来,是认同宝宝的过程。很多父母说:“不痛,不痛,不要哭了!”宝宝哭得更厉害,因为宝宝委屈阿,我真的很痛,你还说不痛,我没有撒慌呀。以后哪个父母说不痛的,让他自己摔一跤,看他痛不痛!
再举一个最近发生的例子,上个周日带女儿出去制作手工饼干,整天都玩的很开心。回家后,突然哭着说:“爸爸,我不想上学。。。”我立刻蹲下来抱着她,摩挲她的后背说:“哦,你肯定很难受,那你告诉爸爸,为什么不想上幼儿园?”“我吃饭慢,哇。。。”“噢,你吃饭慢,你担心被老师批评,对不对啊?”这时着急的奶奶心疼地走了过来说:“不哭了,不哭了,你吃的确实慢,老师指出你的不足,有什么好哭的?”“哇。。。”女儿哭的声音更大了。我立即制止了奶奶说:“宝宝,幼儿园的饭肯定不好吃,所以我们才吃的慢,对不对?我们宝宝对自己要求高,所以担心吃慢了被老师批评,对不对?我们现在在家已经自己吃了,每天快一点,我们以后吃饭就不慢了。爸爸和老师说,让老师给我们少装一些饭,好不好?“呜呜,好。”过一会儿,女儿的情绪平复了,躺在床上听妈妈讲故事。
有些父母会说,你这是在溺爱孩子。我不认同这个说法,因为溺爱就是过分宠爱,由着孩子的性子,惯着孩子,从而导致孩子产生各种不良习惯。上文描述是说认同孩子的情绪,尽可能满足孩子合理的需求。当孩子哭闹要求不合理时,你需要温柔而坚定的拒绝。如果宝宝有哪里做的不对的,在情绪平复之后再和他讲道理,宝宝更容易接受。如果你的孩子有很多不良习惯,那你就需要好好反思一下了。
看完文章后的你,有没有学会止哭神技呢?赶紧练习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