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园林草木、殿堂建筑、佛教造像,匾额和楹联也是寺庙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匾额因为含有大量佛教典故,有些时候并不能被初沾法雨的人们很好地理解。于此同时,佛教匾额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学习佛教知识的窗口。今余以杭州灵隐寺各殿匾额入手,了解释义,学习知识。才疏学浅,只能做到浅尝辄止,与君分享。
识海澄圆
位置:灵隐寺天王殿大门内侧顶端
识海,就是能识之所深广如海,比喻的是自身的真如智慧本性,因为具有发觉发现各种心识的本性,具有储藏各种智慧和所知所遇一切成果的能力,所以说深广如海。
澄,是指清净无染。
圆,是指圆融无碍,随缘变化。
所以这几个词合在一起是称颂佛一样的觉悟者所具备的体现的深远的大智慧大能力大功德。
皆大欢喜
位置:正对弥勒佛,弥勒佛造像上方也有一小方
所谓“皆大欢喜”,就是人人见了皆生欢喜心,其中也就含有“恭喜”之意。当我们一进山门,弥勒菩萨含笑相迎,似乎在祝福大家:“皆大欢喜”!
大千世界
位置:东方持国天王上方
三千大千世界,略称“大千世界”。佛教说一日月照四天下,覆六欲天、初禅天,为一“小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叫做“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叫做“大千世界”。一个大千世界,因为它里面有小千、中千、大千,我们称作“三千大千世界”,而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个佛国土的世界。这个三千是讲它组成的结构,而不是这个大千世界是三千个。
天涯海国
位置:南方增长天王上方
应该说的是南瞻部洲位于须弥山之南方咸(碱?)海中。
神通广彼
位置:西方广目天王上方
神通:神通是梵文的意译。亦译作“神通力”、“神力”。神通是佛、菩萨、阿罗汉等通过修持禅定所得到的神秘法力。
彼:本义流行、传播;施加
仰之弥高
位置:北方多闻天王上方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出自论语,是颜渊对孔圣之道的赞叹。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在佛教殿堂,这四个字一方面是指造像之高大,更重要的自然是对佛法的赞叹。
焰浮净域
位置:东方持国天王“大千世界”额侧
焰浮,阎浮,乃树之名;提,洲之意。梵汉兼译则作剡浮洲、阎浮洲、瞻部洲、谵浮洲。略称阎浮。旧译为秽洲、秽树城,乃盛产阎浮树之国土。又出产阎浮檀金,故又有胜金洲、好金土之译名。此洲在须弥山南方碱海中,故称“南阎浮提”,也就是我们现在的住处。
普济群生
位置:“焰浮净域”额侧
佛家认为大众营营扰扰,如溺海中,佛以慈悲为怀,施宏大法力,尽力救济他们以便登上彼岸。同“普度众生”。
宋·李昉《太平广记》卷一百六十一引《辨证论》:“应即往精舍中,见竺昙境。镜曰:‘普济众生,但君当一心受持耳。’”
万象依归
位置:北方多闻天王“仰之弥高”额侧
万象:宇宙内外一切事物或景象
降伏四魔
位置:“万象依归”额侧
四魔,指恼害众生而夺其身命或慧命的四种魔类,即烦恼魔、蕴魔、死魔、天子魔四种。
天王殿四大天王俗间又称“四大金刚”(又有区分天王跟金刚的说法)。《太平广记》有“金刚怒目,所以降伏四魔”说。
龙华说法
位置:弥勒佛上方
弥勒菩萨于龙华树下成道的三会说法。又称龙华会、弥勒三会,略称龙华。乃指佛陀入灭后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弥勒菩萨自兜率天下生人间,出家学道,坐于翅头城华林园中龙华树下成正等觉,前后分三次说法。昔时于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下未曾得道者,至此会时,以上中下根之别,悉可得道。
腹中放光
位置:弥勒佛上前方
放光,佛教用语。佛用神通力来发放光明。大凡佛的种种放光,都对众生有利。放光也有各处的不同,如足底放光,是利益地狱道的众生,膝盖放光,是利益畜生道的众生,小腹放光,是利益饿鬼道的众生,肚脐放光,是利益修罗道的众生,胸口放光,是利益人道的众生,肩上放光,是利益天道的众生,口里放光,是利益小乘的众生,眉间放光,是利益大乘的众生,肉髻放光,是利益上乘的根机,或是召集大菩萨,或是灌十方诸佛之顶。
“腹中放光”额置于弥勒佛上放,也说得过去。
最胜觉场
位置:天王殿后门上方
最胜:佛教用语,计量单位,比阿伽罗大一级,指10的448次幂。《华严经》【阿僧只品】第三十,世尊为心王菩萨详细解说了佛所使用的计量单位。
觉场:佛教道场。即佛寺。
《西湖佳话·灵隐诗迹》:“山门紧对着巉崖峭壁,门上一匾是‘绝胜觉场’,系葛洪写的。”意为佛门妙境绝佳之处。
威镇三洲
位置:天王殿后门上方
韦陀是佛教护法神,为南方增长天八大将军之一,乃四天王下三十二将军之首。受佛陀付嘱而镇护东西南三洲。称“三洲感应护法”。韦陀造像上亦有“三洲感应”额。
明明有四大部洲,为何只镇“三洲”?
阿含经:
南瞻部洲人,寿命百年,中有夭逝。
西牛货洲人,寿命二百,亦有夭逝。
东胜神洲人,寿命三百,亦有中夭。
北俱卢洲人,定寿千年,无有夭殇。
南瞻部洲人,饭食麦豆,及鱼肉等。
北俱卢洲人,身不耕种,自然而然有成熟粳米。
北俱卢洲福报很大,人寿一千岁,很少短命的,福报大,贪着五欲六尘的享受,不接受佛陀的教化,所以那个地方没有圣人应化;不但佛菩萨没有,阿罗汉都没有。没有圣人教化,所以见佛闻法的机会也就断了。北俱卢洲那里没有佛法,所以他也不必去护持了。
灵隐寺天王殿匾额整理笔记如上。有未解、有错漏,还请批评指正。余亦努力修学,尽力增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