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个不可思议的概念,在物理上与空间一起描述一切运动;在生活中却能够承载这么多的记忆。
1月10号转互联网产品,不知不觉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呆了五个月。
在此期间,看了N多产品的文章,涉及产品观的,需求把控的、用户体验的、交互设计的、界面设计的、也看了一些经典书籍,也看了各平台guideline,手机里装了一堆APP,昨天全程参与的APP也提交审核了,总之至少看起来自己有那么点像做产品的人了。
网上教人做产品的文章一抓一大把,PM一抓一大把;往往让人眼花缭乱,就像去了一座陌生城市,时常迷失在信息空间。
我想表达的是,做产品和其他任何事情一样,都只能按照自己习惯的路线前进。
这句话说出来,可能又是一句正确的废话,这种道理谁不懂,要你丫来告诉我。但我觉得是必要的,在这个强调个性化表达的时代,人人都能发声的时代,恰恰个性化是最缺乏的,或者说是独立思考的能力是最缺乏的
社交工具在首次登录后都要求你完善你的Profile,我们尽可能的头像要个性化,签名要个性化,标签要个性化,这些是可以彰显出来的,思想却很难彰显,偶尔一串妙语很容易,系统化的思维体系却要花很久很久的时间去探索与构造。
PM这个职业最最需要的就是系统化的体系思维,需要自己一砖一瓦去搭建,而最稳固的,最深刻的则是你擅长的思考路线,是符合自身习惯与自身性格的理论体系。
如何搭建自己的思维体系,我习惯的是把各种思维片段串起来,放在一个大的框架下。 思维片段来自于实践、阅读后的总结归纳。框架我借助于一些经典书籍。
PM职位本就没有什么通用准则(也无这个专业,最近的专业也就是计算机),各公司有各公司的方法论、各种书有自己的主张,网上更是百花齐放,其实只要你的理论是自洽的,就会有市场。
扯了这么多,好像与产品无关,好想自己也在拔高一种价值主张,全听我的不就违背了独立思考的原则了吗,所以这里提前说一句,我以上所说的都是屁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