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孩子未来的性格养成、处事的技巧和方式,无不跟父母的教育有关。学会做一个智慧的妈妈,无疑会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前不久与一位朋友聊天,她讲起了她与儿子间的一件事:有一次她接到老师的电话,说她读小学六年级的儿子把人打了,可是她一到学校,发现自己的儿子根本就没占什么便宜。脸上被对方抓了好几道口子,最深的一道口子还在流血。此时母亲一阵心痛,一把拉着儿子说:“儿子,妈妈看到你这个样子很心疼,现在还痛吗?”儿子本以为母亲要来骂自己,想不到妈妈会这样说,本来倔强的儿子此时点点头,流下了两行眼泪。
“儿子,你现在的感觉是怎样的?”“我很愤怒,他这么不讲道理!”“哦,还有呢?”母亲继续问:“还有委屈,我很不服!”“好的,妈妈知道了。”接着,母亲抱着孩子,什么话也不说,大约二十多分钟过去了,孩子的心跳和呼吸都渐渐平缓下来,此时的儿子已经平静了。而且也被妈妈的爱滋养着,他内在的力量足够了。
“儿子,你平时处理事情都非常好,今天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他先惹我的,开始我不理他,可是他一次又一次的来惹我,我被惹火了,就打了他,接着我们就打架了。后来老师来了,老师批评了我。”“是这样,现在你想怎么办呢?”“不知道!”“你想做哪些事?”“我想让老师知道,是他先惹我的。”“还有吗?”“我想跟他沟通一下,我不想玩的时候不要惹我。”“非常好,儿子你准备怎样做?什么时候去做?”“我现在就可以去和老师讲。”“和你打过架的同学,你准备什么时候去讲?”“要不我让老师把他找来,在老师面前说清楚?”“对,我的儿子真不错,我支持你。”
在处理好学校的事情后,母亲又带儿子去医院进行处理,从医院出来后,儿子对母亲说:“妈妈,我想过了,第二次再发生这样的事情,我决不会这么傻了,我刚才的做法,其实是很差的。”
这是一位有智慧的妈妈,她的言语和行为不仅让自己知错,还让孩子获得了爱和成长,丝毫没有受到心灵的伤害。这位妈妈的做法值得借鉴,她的做法有很多好处:
以事件为背景,用共情式的理解,对孩子进行同理,使孩子感受到了母亲对自己的理解与接纳;(所谓共情就是感受到时候孩子的感受和情感体验,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
在处理事件过程中有技巧的给予孩子充分的爱,而且孩子感受到了这些爱;
在抚平孩子的情绪后,再去了解事实的真相;
不纠缠于事件,而是启发孩子去思考自己的需求;
协助孩子提出解决方案,并给予情感上的支持;
孩子得到了成长。
与此相反的是,不少的家长在自己的孩子被老师批评以后,马上在孩子面前说“老师是对的,你必须听老师的。”这样一来,马上会激起孩子的反抗情绪,他的心中就会不服父母,不服老师。
处理孩子的“问题”要做到以下几点:
1、接纳情绪
2、询问需求
而且,这个程序是不能逆转的。在现实的生活中,很多家长也知道要先接纳孩子的情绪,再处理事情。可是一遇到孩子发生情况,父母急着要干预,有时甚至代替孩子,这样孩子就难于成长了。这需要反复练习,家长方可掌握,家长也会得以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