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做这样的改名,是为了缓解患者的恐惧心理,还是这种肿瘤真的被前人误认为恶性肿瘤?
只要是个有医学背景的人,都知道恶性肿瘤的诊断“金标准”是病理检查。只要让病理医生在显微镜下观察一下肿瘤切片,就能十之八九地认定这肿瘤是“良民”还是“恶棍”。但是最新出版的JAMA杂志肿瘤学分刊上一篇文章称,过去被认为是甲状腺癌病理形态之一的包膜型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亚型(EFVPTC)应该改名为“带乳头状细胞核特征的非扩散式滤泡型甲状腺瘤(NIFTP)”这个令人眼花的名称,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过度治疗。
很明显,这个改名看起来等于否定了其恶性肿瘤的性质,是为了缓解患者的恐惧心理,还是这种肿瘤真的被前人误认为恶性肿瘤?
临床循证回顾批判病理诊断金标准
甲状腺乳头状癌是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也是预后较好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WHO的定义,今天的主角EFVPTC是一种纤维包膜完整、肿瘤细胞呈滤泡状但细胞核是乳头状癌那样的毛玻璃样的甲状腺肿瘤。在改名前,发病率占整个甲状腺癌的3%~4%,在临床上也是预后非常好的。很明显,这种肿瘤分化程度高,恶性程度低,一般只要切除肿瘤所在甲状腺叶即可。然而在临床上许多医生认为应该切除患者整个甲状腺并进行碘131放疗。
深知这一点的匹兹堡大学病理学副主席Nikiforov教授怒了,“只是因为看起来像癌细胞的细胞核,就把这种肿瘤当癌症处理?简直愚蠢而疯狂!”于是他从世界各地请了23位知名病理学专家、2位内分泌专家、1位甲状腺外科专家、了解癌症患者精神状态的1位精神病学专家和1位甲状腺癌幸存者(难得看见将患者加入研究团队)。
这个近30人的国际研究团队对全球210名EFVPTC患者进行多中心回顾性研究。24名病理学家阅片后根据不良后果的发生情况制定了浸润性和非浸润性EFVPTC的组织学诊断标准。然后对分好类的210名患者进行长达十几年的随访。结果发现109例非浸润性EFVPTC患者(包括67例切除腺叶患者,无人接受放疗)在随访结束时均无病生存。可认为非浸润性EFVPTC患者预后良好,因此研究者建议对其重新命名为NIFTP。还根据细胞核特征制定评分诊断标准,总精确度也能达到94.3%。
有学者表示:“我们现在对疾病的命名与我们对癌症生物学的特性的了解有出入,如果一个不是癌症的肿瘤被我们认为是癌症,则会导致医生对患者采用不必要且对身体有害的过度治疗”。
那些随研究深入而改名的医学术语
在医学史上,疾病等医学术语的改名并不少见。这里并不是指“老年痴呆病”变成“阿尔茨海默病”这类换汤不换药的改名,而是指那些随着人类对其本质的认识深入而改名的医学术语。这次EFVPTC改成NIFTP只是几千年医学史长河中新的小浪花而已。
1、“前列腺症候群”不只是前列腺的锅
在过去,“前列腺症候群(Prostatism)”是指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导致的排尿异常症状,包括刺激性症状(尿频、尿急、夜尿增多、急迫性尿失禁等)和梗阻性症状(排尿无力或迟疑、尿线变细、尿潴留、充溢性尿失禁等)。过去的医生们认为这些症状都是因为前列腺刺激膀胱或前列腺增生梗阻膀胱出口造成的。但这些症状不仅男性有,女性也会有,因此后来闹出了“女性良性前列腺增生”这样的笑话(前阵子也出现过一起“女性前列腺”的闹剧)。很显然,“前列腺症候群”不仅仅是BPH的症状,帕金森病、盆腔周围神经损伤、尿道狭窄、前列腺癌等疾病也会引起“前列腺症候群”这样的症状;甚至许多BPH的患者也不会出现“前列腺症候群”。于是在1994年,一位Abrams医生建议更名为“下尿道症状群”(LUTS),这个称呼现在已经被全球业界接受。
2、被冤枉百余年的“宫颈糜烂”
在19世纪,宫颈糜烂(Cervical Erosion)还被认为是慢性宫颈炎的表现,甚至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被戴上了“危害女性健康的杀手”这个大帽子。于是轻者用洗液,重者动刀子,各种治疗宫颈糜烂的广告铺天盖地。现在我们知道“宫颈糜烂”的本质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宫颈体积迅速增长并大大地超过了子宫体,随即发生宫颈外翻,外翻使宫颈柱状上皮暴露于宫颈外口,呈“红色粗糙状”,而原先的原始鳞状上皮则被掩盖的。因此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的妇科教科书以“宫颈柱状上皮外移(Cervical Ectopy)”命名这种现象,并加以说明,国内的教科书也在近几年进行纠正。但现在仍有不良商贩以“宫颈糜烂”为名忽悠医学常识欠缺的妇女接受原本治疗宫颈上皮瘤变(CIN)的LEEP刀手术。
3、“早发性痴呆”患者只是部分痴呆
还是在19世纪,德国的Kraepelin借法国人Morel所用的“早发性痴呆”(Dementia Praecox)指代一组早期发生可导致缺陷的精神病。当时Morel认为这是一种无外界诱因下发生在青年的精神衰退,德国的Kahlbaum描述了一种具有特殊精神障碍并伴有全身肌肉紧张的精神病“紧张症”,Kahlbaum的学生Hecker则记录了发生于青春期而具有荒谬、愚蠢行为的“青年痴呆”。Kraepelin在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后认为这些都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类型。但是这些患者也只有部分出现了认知障碍,大多数智力都正常,意识清楚,“早发性痴呆”显然不合适,于是一个瑞士人将其改名了。没错,这种疾病就是现在大名鼎鼎的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像原先指任何弥漫性特发性肺纤维化的Hamman-Rich综合征,现在特指其中的急性间质性肺炎;原先以为只是长久卧床引起的褥疮(Bedsore),后来发现只要是组织受压缺氧缺血就会出现类似坏死,于是改名为压力性溃疡(Pressure Ulcer);最近又发现胰腺癌是4种不同的疾病等等。随着人类对医学认识层次的深入,医学术语的改名也在继续,可能过去不适当的翻译、命名会被纠正(比如老年痴呆症),但更多的改名相信是为了体现疾病、生理现象的本质,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符合客观实际的治疗,避免因为认识上的局限和误区而导致的过度甚至错误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