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儿女》观感--------江湖不在别处

下午,我把与贾樟柯相关的一些链接发给师兄。他看后,又约一兄弟,我们仨边走边聊,去影院看《江湖儿女》。

“不管怎样,道义上也要买票支持一下。”师兄道。

我知道,师兄极少看国产片。

“是个好导演,票房低点,之前的《小武》和《天注定》都牛的!”我道。

慈悲心起

社会就是这样,铁肩担道义者日子不好过,贩卖情色者财源滚滚来,像某些女星,所谓:“美人卖笑千金易,壮士穷途一饭难”。

多少年,一切都在变,人性不变。

来看电影前,在师兄家读书-----《身边的江湖》------在牢里,掌瓢黎爷,烹“清白嫩黄的肉皮白菜汤”,兄弟临行,送一盆仗义;出狱后,“江湖儿女江湖见”,狱外重逢在后厨,两餐饭一样情,彼此再度邂逅的不只是彼此还有情义。

《身边的江湖》作者野夫

《江湖儿女》说什么?

道义、情义和面子。

出狱后二度重逢,巧巧没遇到心中的斌哥,遇到的是自己的情义,导演用三个问句,揪出男主角的内心-----面子。

出狱后,没有钱、兄弟比自己混的好、没人看得起,拿什么拯救心里那个滋味?

什么滋味?------“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男主角不是项羽,回到故里见故人,但最终只能用“去了”来回避现实,这样的回避貌似保有了面子,却远离了情义与道义。

在故里有一幕,男主角赌输了,主动从轮椅上跌落;残疾了,还坚持“先上主食再上菜”,说明他心里有规矩。但没有道义承载的规矩,只能是手段,只有手段的江湖,不是真正的江湖。

斌哥从未去探监,巧巧找上门,他想起出狱要跨火盆,除晦气,这也是个规矩,有人认为这是规矩之"重",我觉得这恰是情感和道义"不能承受之轻",巧巧为他牢狱数年,百般辗转找到他,那场景和那张报纸,像一句歇后语-------“上坟烧报纸,专门糊弄鬼。”

小偷家族

二度会面巧巧问斌哥:面子与道义哪个重?

到第三次会面时,巧巧回答了这个问题:“你不懂!”

斌哥也通过自问自答-----“你不会看不起我”。确认了巧巧的回答-----这个自问自答,只有面子,没有道义,面子始终是男主角心中的江湖,他不懂江湖。

爱的反面,不一定是恨,还可以是淡漠,情感淡了道义还在,这是巧巧心中的江湖。

江湖不在别处。

药师琉璃光如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