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听课《蜗牛的奖杯》,这是篇寓言故事,大意是善飞的蜗牛获得飞行比赛的冠军奖杯以后,因为骄傲与自得,把奖杯背到背上炫耀,日久翅膀退化,丧失飞行能力,成了今天的样子。是很有教育意义的一则故事。
我这科学老师却在心里嘀咕,蜗牛原来有翅膀吗?会飞?真被这寓言弄傻了,好歹也懂点儿知识,知道蜗牛软体动物呀,现在感觉自己已经白痴了,是不是有不知的考古发现?不行,马上搜索。一搜索发现同样疑问的人很多,争论更多。蜗牛从没长过翅膀,至少目前科学考察没有发现。疑问解除,本想一笑了之。
可联想这几日曾和二年级学生同读《寓言故事》,在读到“杨布打狗”时也产生过类似疑问,狗到底靠什么辨识主人?气味?视觉?本来很清楚,被寓言的言之凿凿搞得直接混乱!杨布一换衣自家的狗就不认了,狗对颜色已超越气味了吗?和学生好一顿讨论。
混乱归混乱,也有好处,为我和学生提供了一个看似脱离文本阅读积累的机会,一起合作播洒着思辨的种子,至于能不能生根发芽,那是长久等待的问题了。
其实书是好书,故事也都有意义。能争议也是好事。
可就怕盲目相信。要知一二年级的小孩子,极少被家长、老师或社会开始有意识贮备思辨和判断能力,立马搜索查阅的积极性寥寥无己。因为有很多孩子的家境、培养力度与精英培养差距是很大的,多是依赖普通的教师和教材。教师的意识差距本就是非常不一的,若教材再来些不科学不严谨,能行吗?
争论中作者派纷纷辩解,因是拟人、童话,不必在意科学事实。直接批评我们的疑问有些吹毛求疵了。
这样的认识行吗?
若学生能疑问,本身是大好事。比较可怕的反而是怕故事太好,迷信权威或者兴趣大发,形成牢固的错误认识!又或者学业太忙,没时间求甚解,放上几年,也许就成了终生的知识漏洞,有没有机会弥补都成了问题。毕竟,问题竟出自教材,出自课堂!影响太大了!
还有更可怕的是,当社会大多数对科学持此态度时,就有可能遗患无穷。
圈里有篇微信甚火,《中国不缺〈朗读者〉,中国最缺“赛先生”》。从《文化苦旅》、《于丹论语》到《朗读者》的大火与追随,我完全同意此篇作者观点,中国一点儿不缺诗意。虽然看似当前诗有消退,离归零远着呢,看吧,一调动,整个社会都诗意大发。反观对于科学的启蒙,却欠缺极多,即使现在要从一年级开设科学课也并不能治本。
本是什么,是意识!
对非科学的寓言产生争论,引不起足够的重视,就是意识问题,没觉得这是儿童教育的巨大闪失,本身就是大问题,是对科学不够重视的根子问题。
爱因斯坦1953 年给斯威策(J. E.Switzer)的一封信这样写道: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以及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可以找出因果关系。
我们启蒙孩子光有浅显的十万个为什么是不够的,应是不断积累根植于每人内心的科学意识,也才可以从孩子0一3岁的教育就是以科学为基础的道德教育,而不是德、赛两位先生各自为政,或各写各书,长此以往哪能聚沙成塔,教育好我们的未来。
做为蜗牛,原来会不会飞,写在教材中,被堂而皇之的选择,还能振振有词,就已经是大大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