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桐从小就是在别人的赞美声中长大的:你看你这么笨,你看人家小桐每次都是前三名。你怎么又乱花钱,看人家小桐从不乱花钱。你看你上蹿下跳,就不能学小桐安静一会。
然后,小桐总要受到对方孩子不服气的一瞥。
大学毕业后,小桐又会听到这样的“赞美”:你看人家小桐一毕业就工作结婚了,现在宝宝都生了,你还不去相亲。
小桐仿佛又看到了对方女儿/儿子的白眼。
好像小桐一直那么优秀,一直那么不让大人操心。她就像那个“别人家的孩子”,存在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中。
可是,抱歉,我不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啊!
他们之前并不知道小桐也曾是中考的落榜生,贫穷的父母给她出了高额的择校费才得以和他们的孩子坐在一个学校,她的心从来没有那样内疚过,她还记得父母给她掏钱报名时,旁边一位保安鄙视的眼神。所以小桐立志要学出个成绩来,那些日夜的拼搏,让小桐得了近视和神经衰弱,这种身体的代价是任何物质也弥补不了的。
小桐不是不乱花钱,小桐也希望有钱,可是面对连学费都愁眉不展的父母,她只有把手中漏着墨水的钢笔紧紧握在手里。
他们不知道,因为年少,因为自卑,小桐从来不参加演讲、歌唱比赛,她厌恶一切抛头露面,表现自我的机会。这也让她失去了很多机会。小桐只知道看书学习,失去了认知世界、辨别美丑的机会。
实际中小桐是那个畏手畏脚,连说话都怕吵到别人的人。
小桐害怕被这个世界抛弃,也害怕被惩罚,她总是小心翼翼地遵守着这个社会的条条框框。
小桐在大街上从来不乱丢垃圾,也不吐痰,也不闯红灯,她宁愿绕二里地走天桥,也不去乱窜马路走捷径。
因为太单纯,她总是被这个世界所欺骗,买东西被人骗,连恋爱也被人骗,结婚也匆匆忙忙,孩子的降生彻底打乱了她的思维和阵脚,已经有些抑郁症倾向了。
对于小桐来说,有时候“别人家的孩子”才是她期望成为的样子。
她希望自己变得活泼外向,她希望自己一夜成为美丽的灰姑娘,她希望自己的丈夫能赚很多钱让孩子和她都衣食无忧。她也曾梦想着在大房子里喝着咖啡开枕头PARTY,梦想着和自己爱的人周游世界,梦想着站在舞台上表演她喜欢的孔雀舞。
可她知道,这一切可能实现不了,她知道自己没有舍弃这一切的勇气,她的命运早已被现实刻下深深的印辙。
请不要随随便便在孩子面前夸奖别人,贬低自己的孩子。
一句无心的斥责,让自己的孩子备受委屈,让别人家的孩子手足无措。
生活的无奈,让我们与别人走着不一样的道路,虽然曲折,但也有欢笑。
我们过得都是不一样的人生,你未曾尝过我的苦,而我也没有流过你的泪。当你夸赞、羡慕别人的时候,你并没有看到美好表面下的真实情况。
抱歉,我不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我会害羞,会沉默,我也有梦想,梦想成为你们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