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群里都在谈论抑郁症,很多同行在叹息抑郁症的危害性,以及难以治愈性。
从自体心理学,有一个词叫回注。就是从关注他人到了关注自己。从关注客体到关注自体。
过度关注自体,忽略客体关系。会导致人际关系技巧得不到锻炼。
抑郁症患者长期关注自己的内心,而不去关注并与外界交流。人是一个社会的人。如果不去关注与外界的交流,则会与外界失去沟通性。
因此,人际关系问题,成了对抑郁症患影响较大的一个因素。
孤独,与自卑构成了抑郁症患者的基本心理状态。
如何使自己不再孤独,不再自卑,不再在人际交往中无所适从,敏感不堪。
那么,抑郁症患者从关注自己,转向关注世界,关注他人,关注周围的一个环境。而不是关注自己,关注自己的点滴的情绪起伏。
从关注自己的情绪起伏,中寻求良好的人际关系,如同隔靴搔痒。总是让人无法得到充分的满足。
曾经有一个患者,焦虑,强迫。。。每天都在自慰。甚至一天几次。最后所有的自慰都不能让自己感觉到满足。各种焦虑与强迫出现。
直到后来,谈了一个心仪男朋友。真实的两性关系,特别是亲密无间的两性关系,让患者得到充分的满足。释放了无限的焦虑。
人首先是社会的人。人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的存在。
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患者,对自己内心的感觉的过分关注,期望从关注自我,调整自我中,获得人际关系的现实性满足和释放,是不可能的。
一个人,天天听音乐,天天内观,时时刻刻都在关注自己心理的舒适度。渴望自己能够心灵上最大程度的减少不良情绪的困扰。
把人生的目标定位于让自己最大限度的减少焦虑。最大限度的心灵不受情绪的影响。有一点焦虑感,就觉得不应该。觉得生活中,似乎不该有焦虑。
别人好像也都没有自己焦虑那么深重。
如同一个人天天吃鸡肉,吃腻了,改成吃驴肉,然后又吃腻了,希望吃龙肉,越吃,越感觉不到满足。
而有的人,今天吃白菜,明天吃萝卜,有一天吃个鸡肉炖萝卜,胜似人间美味,满足至极。
从关注自己,沉浸于自己的那一点点感受,到关注别人,关注世界。在人际的酸甜苦辣中,体会那一点甜幸福。远比在所有的甜中寻找致甜更容易得到满足。
人际交往中,抑郁症患者,致力于体会自己微妙的心理感受,而无暇体会客体的感受,所以人际关系往往不理想。
从关注自我中抽离出来,换位思考,以己推人。
别人尊重我们,我们感觉自己被尊重。
别人以真实对待我们,我们感觉自己被信任。
那么,如果我们尊重别人,他们是否会感受到我们的尊重呢?是否感觉自己值得被尊重呢?
如果我们真实对待别人,他们是否感受到我们的信任呢?是否有被信任感呢?
王阳明说:事上练。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双方关系,体验尊重与被尊重,信任与被信任。体验人际互动中自我的价值和别人的价值。体验人际互动中,互动成功的成就感。
体验人际互动中不被理解的委屈,体验人际互动中不能理解别人的无奈。从而组织经验,为人生的意义而探索。
现实体验得到的人生,远比闭门造车更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