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江歌案件在网上炒的沸沸扬扬,今天百度了一下,大概缘由是:一年前一名中国留日学生刘鑫与男朋友陈世峰分手,搬到闺蜜江歌的出租屋同住。一天陈世峰找到她俩的出租屋纠缠,闺蜜江歌让刘鑫进门自己在门外与陈世峰理论,最后被丧心病狂的陈残忍杀害。时隔一年之后,日本法庭将于近期对案件公开审理,该事件再次进入舆论的漩涡。按理说,陈世峰才是丧心病狂的恶魔,应当成为舆论谴责的焦点,但是,这次大家谴责的焦点却是死者的闺蜜刘鑫。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案发时,刘鑫为何自己躲在屋里,在江歌被残忍杀害的整个过程中没有开门相救;二是,案发后,刘鑫及家人对待这个事件以及江歌母亲的态度令人失望。一时间,刘鑫的家人以及地址都被公布在网上,除了网友在网上极力鞭挞刘鑫的素质低下没有教养等等意外,还有不少网友对其家人进行骚扰。
江歌是单亲家庭,从小与母亲和外婆一起长大,是一位热情、大方、积极上进、助人为乐的优秀青年,一直是母亲的骄傲和全部寄托。面临这样的变故,江母的心情可想而知,事发后一直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走访呼吁,希望案件早日真相大白。
面对这个事件我觉得我们应当冷静思考,不要人云亦云,站在不同的角度看一看事情的立场,使真正该严惩的凶手得到应有的惩罚。
首先,在案发过程中,刘鑫只顾自己的安危的做法,是不道德的。毕竟,江歌是为了刘鑫的事情与陈世峰发生的冲突,如果不是江歌挡在外面,被杀害的应该是刘鑫。所以,在面对门外闺蜜惨叫甚至呼喊救命的时候,刘鑫蜷缩在门内的确是非常懦弱也是非常不仗义的,也是网友所不能原谅的。但是,换个角度来看,她们毕竟是90后一代人,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一代,刘鑫出现这种行为应该是可以理解的。理性上看,陈世峰的目标是刘鑫,如果刘鑫开门与江歌一起对抗手持凶器的丧心病狂的恶鬼,结果多半是会更惨。
其次,事后刘鑫及其家人的确应当全力帮助江母,并给予必要关心和关照。如果抱着非要和案子撇清关系的态度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一定是不道德,不仗义的,是会受到舆论的谴责的。
最后,舆论不应作为法理上的判断标准。中国有句古话:清官难断家务事。针对事后两家的关系,本身就掺杂了很多感情因素在里面,每人有不同的期望值,如果没有满足就容易形成不满意。江母的处境和心情我们应当理解,包括公布刘鑫家庭情况等信息也是情有可原。但是,作为旁观者的舆论,应当有清醒的认识,谁才是这次案件的只要凶手。舆论是引领大众情绪的,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不是每个人都能静下心来冷静思考判断。
中国的舆论影响不了日本法院的判决,但是,在国内类似的舆论挟持法理公正的情况不是不可能发生的。网络舆论不要成为多数人暴力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