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认识全课程的第3天,对新课程有了些感悟。
最让我深受感动的是,两位老师的精神和魅力。首先是李振村老师。还记得第一次见村长的时候,是在一次戏剧课上。当时我觉得这个老爷爷他很和蔼、慈祥,说话的时候特别的接地气。当时还不知道他是一个这么厉害的人。在这一次的学习当中,我在网上查找了关于他的一些资料,发现了他原来是那么厉害的一个人。他经常去各地开讲座,与大家分享国内外最前沿的研究以及自身的实践经验。最打动我的是村长终身学习的精神。无论是教育方面知识还是在年轻人中流行的词汇,他一直在学习,没有停止过。这是值得我去学习的。
另一位是北京赫德的校长杨玉翠老师。她的演讲让我觉得很真诚。她把自己的工作经验与生活分享给我们。她说她是一个小我。因为自己的女儿,她从初中转到了小学,从最初的应试教学风格到现在的全课程的风格,其中经历了很多困难。但是她凭借自己的坚韧,不服输的精神。将全课程贯彻到底。初次接触全课程,我们心中难免有许多疑问,面对这些疑问,杨老师毫无保留地给我们讲了清楚,消除了我们的疑问。通过与杨老师的交流,我知道了在西方他们把体育放在第一位。学生把能进校队当成一个非常自豪的事情。但是他们不光要体育好才能进校队,还要求各方面的成绩优秀。这是他们的校队的这个选拔的规定。杨老师还很支持我们体育老师过来听课。她对我们说:“只要踏实肯干,一定不会差。”这一句话虽然朴素,却让我记忆很深刻也很感动,也让我开始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期待。
接下来是我对全课程的一些理解。
我觉得全课程是让学生们上课的时候自发自主地学习。学生会觉得上课是一个很有趣的事情,他们乐意主动思考。学生投入其中,理解并延伸创造。他们的每个想法都是主动的,他们不是为了考试去学习,而是能在学习当中找到快乐。对于我们老师而言,一定要有趣,幽默并且博学。还有一点就是为人师,不光要有一个专业的知识与储备,还要有高尚的品德,这是对我们老师的要求。今天,在我们自己备课讲课以及其他老师分享的过程中,我确实感觉到了学习很有趣,愿意去学下去。这感觉和以前的应试教育存在很大的区别。
“不惜一切代价把知识融入到游戏当中去。”当我听到这句话是十分有感触。因为当学生觉得这个知识是有趣的,他的好奇心就会驱动他去思考。应试教育和传统教育在学知识的时候,更多是死记硬背以及刷题。但是我觉得全课程是让学生们主动的去思考,教会学生的是一种思考的方式。就像我们做游戏一样,当他完成了一个游戏或任务时,会有成就感。成就感让他迫不及待地去完成下一个游戏或任务。这些都可以运用到今后的教学当中。经过几天的学习,使我学到了很多,感谢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