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同班同学,也是好朋友,近期惊闻得了甲状腺癌。
去年毕业10周年的时候我们见过一面,也是10年中的唯一一次见面。当时脸色看上去有点不太好,也只以为是时间这把杀猪刀的原因,因为大家风华正茂,怎么会跟癌症联系呢。但确实是的。
我感到很悲伤,我不必为他悲伤,我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也不需要我的悲伤。我悲伤的是,其实死亡离我们很近,且不知道什么时候,它就有可能光顾你。
且不说对生的如何留恋,就看最近的书《百岁人生》。我们这一代人,是有很大概率活过100岁,并且在100岁时还能比较健康地活着。现在社会发展又这么快,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智能时代,未来几十年科技的发展肯定超出我们的想象,如果不经历这伟大的时代,这一生就真的白过了。
我很少想死亡的问题。以前看周国平关于死亡的作品,感觉很深奥,写得也很精彩,但跟我没有关系。自从过了30岁以后,我就不这么认为了。因为随着时光的流逝,身边的生命也在更多地消亡。
而对于30岁以后的人,我觉得,随着个人社会活动的增加和各种自然因素的积累,死亡是一件随时可能的事情。查理·芒格曾经说过:如果我知道我在哪里死亡,我就不会去那。问题是——你无法知道自己会在哪里死亡。所以我们,在死亡这件事情上,永远是被动的,且暂时是无法避免的。
既然我们在死亡上无能为力,那还是该吃吃,该喝喝,该睡睡得了。这样也没错,但是我们还是要谨慎。就像做投资,我们要做好风险控制,将生命的风险降到最低,以延续更长时间的生存。例如开车不以快为目的,安全第一,该快快,该慢慢。当然这样的策略不一而足,重要的是我们要有一种生命也是在投资的概念,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也要做好生命的风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