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每年的端午节对于我来说就是粽子节,只有超市中开始卖起了粽子,才会想起的节日。
记得小时候,母亲总是喜欢煮上一大锅的粽子,然后在放些鸡蛋在里面,到了粽子节的早上,一颗三角豆沙的粽子,一只粽香的鸡蛋,还有一包美味的香蕉牛奶,简直就是一最顶尖的配置。最少不了的,便是那在睡的朦胧时,母亲在我手脚上系的五彩绳,传说五彩绳代表了五毒据有避邪的功效,但要在节后的第一场雨后把它扔在水里,它就会变成小蛇游走,灾难也将随着小蛇一起游走。小学的时候总是爱臭美,一定要缠着母亲把每根手指上都系上五彩绳,然后到了学校像同学们炫耀,来比谁的最漂亮。记得有一年母亲没有准备彩绳,就我那臭脾气怎能肯应呢,吵着母亲一定要要。被缠得没法的母亲就用家里缝十字绣的线来代替,于是我又有了炫耀的资本。
语文课本中的《离骚》,带我们走进了粽子的神话世界,同样龙舟也是第一次闯入我的世界。但是我却一次也没见过,每年到这个时候都有这个冲动去看一下这条江,这条让这位诗人纵身的地方。当然现在许多史学家声称,端午习俗与屈原没有关系,但对于我来说,是他让我记住了这个节日叫-端午节而不是我自我认为的粽子节。
离乡这几年,感觉所有的节日都随我而去,因为没有节日的氛围。我爱逛华人的超市,它会让我记忆起我所忘记的细节,每每到了节日,总是它先一步提醒我。时间到了,游子,家乡的味道在呼唤你了。之前住在一个小城市里,那里没有卖粽子的地方,但是有一家广州人开的早茶店,糯米鸡是我当时发现代替粽子的最佳物品。它像极了我们的粽子,即使它是长方形,而不是我最爱的三角形。它有厚厚的叶子包裹着,浓香的糯米,即使不是我最爱的豆沙馅,但咸鲜的腊肉,嫩嫩的菇类,都为之填了几份色彩。
中国人走到哪,最不会忘记的便是家乡的味道,即使不记得节日,但节日的味道总是深埋在我们的血液里的。
图片来自百度下载,有任何版权问题,会立即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