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读了超级行动营2班甜小腻同学(以下简称小腻)的文章“学而无用”,读完后真是扩人眼界,深受启发。
甜小腻同学对于纸质书和电子书的选择以及速读所带来的焦虑和恐惧解读的很独到,可谓是另辟蹊径。掩卷后,总能令人遐想,更多的是之后能引人深思。
那么小腻的文章到底是从什么角度来分析我们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呢?她又是如何通过课程结合自身实践的呢?我们不妨可以解读一下。(以下仅代表个人观点,细微处难免有失偏颇)
纸质书和电子书哪个更适合你
我时常在想,人们对于纸质书的迷恋到底是基于一个什么样的目的和初衷?是所有人都选择这样做你不得已而为之?还是根深蒂固般的对于纸质书盲目的迷恋?
也许根本就没有确切的一个理由,也或者就是仅仅习惯了读纸质书而已。
这也让我想起了我们今天所遭遇的困境似乎有点类似于古代竹帛被逐渐取代的过程。也就是当年布料及糙纸渐渐代替竹帛进行文化(知识)传播的一个过程。
站在古人的角度:“竹帛写就的字及书简按理说是可以永久保存的(掌握了核心黑科技),但是糙纸和布料显然对他们而言不能引起重视,且布料及糙纸因为随意丢弃的成本极低,所以就会让保护历史典籍的官吏更加愿意去保护竹帛写就的东西。毕竟,竹帛不易搬离,时间和空间成本都很高昂,这样既保护了历史典籍给了后世一个交代,也能给自己省事不少,以古代官员的作风来看,何乐而不为呢。
另一方面,古代有学者可能会说,”糙纸和布料显然没有竹帛打开时的那种清脆悦耳声,这对于私塾里的学生的学习是很不利的。“ 这是一个很好的角度,因为我们当代的文艺小青年也经常说一句话:“我不喜欢电子书,我就喜欢书页从指间滑落的声音,那么的让人心醉沉迷。”(真是受不了了)
是不是感觉到了一丝丝的关联?是的,也许你不喜欢电子书,但你肯定喜欢在电子设备上和各路英雄相互厮杀的场面?也许你不喜欢电子书,于是一股脑的买了N本各类学科的大著作,但你时隔好几月那几本著作依旧在某个不知名的角落里落灰。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大部分人买的书都在暗夜的角落里,始终等待着被重新捡拾,但是大部分书籍的命运就是捡拾起它们的往往都是将它们送往生命终结站(造纸厂)的那些大叔、阿婶们。
想到这里,我们会感觉到纸质书的传播其实也很受限,因为它总是在一个特定的地域针对一个特定的群体,难以形成全面覆盖;而电子书则不会,你在地球上的任何一个角落,你都能找到你想要索读的书籍,也可能在月球上、火星上未尝不可呢?这些都是极有可能的。
在未来,我们选择纸质书,不可忽略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随着电子书成为趋势,纸质书的成本只会越来越高。
以前,我们会觉得电子书的普及会让纸质书本降价,因为毕竟竞争太激烈了,价格竞争是无可避免的策略之一。但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逐步上涨的书本价格比电子书往往贵好几倍不止。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电子书蚕食纸质出版市场的战争已经在好几年前就开始了,而纸质书越来越贵,一来是这些年国家打击盗版的力度很大,二来呢是因为很多传统的出版社已经被电子市场逼迫的走投无路,最终只能走向破产。剩下为数不多的出版商,为了维护自己的经营成本,涨价自然是无可厚非的了。
其次,我们学习的成本也在不断的增高。
我们基于“时间成本”来举例说明:”每当我们报一门课程,用到什么很紧要的知识点需要消化的时候,我们就会赶紧打开手机,选择百度搜索,但是近期因为认识了一帮积极向上的朋友,所以我开始不用百度了(注意,这里不是装逼),我改用谷歌了,;而自从用了谷歌之后,你会发现知识的世界是多么的井然有序,多么的慷慨正义(谷歌知识点分布很有条理、而它的广告策略全球人们都知道,在此就不多赘述)。但我们还是会发现,有的知识你只能通过系统的理论去加深认识,因为网络搜索上的知识往往都是侧重于分析一个点,很难做到更深层面的理解(系统化);那么该怎么做呢?
在网上寻找各种相关知识的书籍,然后加入购物车,这样最终把问题也解决了,这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式;可是如此的周而复始,假如我们天天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那我们投入到学习上的成本是极其高昂的。因为你不可能天天买书,毕竟那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解决的办法就是逐步的去适应电子书,从云端下载书籍到电子设备,实现快速浏览学习、解决问题的同时,大数据也会分析你的个人阅读喜好,从而判定你是在那个行业,之后便会根据你的行业属性给你推荐相关的书籍,这样你在选择书本当中的时间无形中就会被降低好几个量级,这对于不怎么会选择相关书籍的人来说还是节约时间成本非常有效的方式。
为什么人们越来越喜欢网易云音乐?就是因为它的每日推荐牢牢锁住了你的音乐品味,你打开的就是你一直想听的音乐;它通过大数据不断的把这些信息整合,最终的结果就是你不用再花费太多的精力去选择音乐了。且往往还在试听的过程中常有一些意外之喜,比如“我X,这不就是我多年一直在寻找的那首曲子吗?” 所以说,趁早的适应电子阅览方式,对于我们未来工作学习中在时间和空间上可能会消耗的成本,都是有着巨大的先发优势的。
所以,归根结底,纸质书被电子书逐步替代,是历史的趋势,只不过这个进程进行的颇为缓慢而已。但是我们也不能说,读纸质书的人就一定是落伍的,这里其实仅是个人阅读的习惯而已。就像有的人今天仍旧通过写信来诉诸彼此的情感,而没有选择更为高效便捷的email,或者QQ、微信、微博等社交应用。(通过写信来诉诸情感的人是经过考证的,目前国内这么做的人还真不少)
阅读方法本身并没有所谓的对错之分,因为总有些人用不同的方式在获得属于自己的精彩,也同样,不同的人因不同的方式认识到了不同的世界,结果虽大相径庭,但我们不论以何种目标去选择阅读,我们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取知识;适合自己的可能是最重要的,但是有时候趋势明明很明了,你却不去试图改变,那么以后在阅读上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跟自己现在的选择密切相关了。
对于知识吸收的恐惧
小腻说:“每次以速读的方式来选择读书,总是会感觉很罪恶,因为你总是会下意识的认为自己错过了很多干货。”但是实际上,这不是她一个人的问题,可能是大多数人的问题。
我去年参加过喜马拉雅“大锤教你如何10倍快速提炼一本书”的课程,当时的感受和小腻如出一辙,我在想:“这么快的速度看书,能记下什么呢?是不是自己着急了?要不还是把速度悄悄的降下来,只要不告诉老师就行。”
以上是我个人当时真正的感受,直到如今我某些时候还是会试图怀疑速读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到底是否有必要继续坚持速读?直到后来慢慢感受到了速读带来的效率提升以及时不时一些奇思妙想的产生,我才对速读格外重视起来。于是,在看到小腻的文章,我也联想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或许会有所启发,不妨做一个对比来参考一下。去年,我们前往新疆进行拍摄,当时我是和张晶(以下简称机长)一组。拍摄的时候,往往有时候会很着急,因为要抓拍到有利于画面的光线是很不容易的,每天可能就是半小时不到的黄金时间段。所以那几个月,我们一路上基本都在自责,我们总觉得每天周转拍摄的那么快,哪有什么质量可言呢?
于是,我们拍摄每天就在这样的患得患失之中不断的切换。我们两一个出奇的一致认为错过很了太多的美景,是我们每次起飞的时候都太着急吗?这个在当时那种环境下真的不好回答。于是就这样一直拍,直到整个项目结束。
但实际上,在后期剪辑的时候,我们还是对很多个镜头的表现惊艳到了,这是我们拍的吗?可是我记得那一天我们并没有拍什么啊?是不是错觉呢?直到后期同事肯定的说:”对,就是你们拍摄的,没错儿。“
当我回想这个例子的时候,我就在想,速读是不是也是和拍摄有着相似的道理呢?
我们速读的时候往往会以为自己错失了很多干货,于是即便是读完了整本书,我们还是感觉似乎有哪里没被大脑记忆,于是折回去又读了一遍;其实在我们速读的过程当中,有些内容已经被大脑快速的记忆储存了,只是当时因为没有应用这条知识点的场景,所以我们根本没法知道自己是否已经熟练的掌握了书本中的核心概念。
当知识点没有到一个该整合它的时候,基本上我们的大脑就会将这个知识点打包封存起来。什么时候才能释放这个区块呢?就是当我们要应用它的时候,准确点来说,要写文章恰巧能用到其中的观点,或者基于出书要整合其中各个阶段凌乱的节点,以便提取有效的素材的时候。这时候,我们才能说,速读的东西开始有价值了。但是之前你是完全不知道自己速读的东西到底被安放在哪里了,你只是在怀疑这种方式到底能不能给你提供一些学习上的帮助而已。这也就是我们经常会回忆起一些连自己都会被惊叹到的概念,这些其实都是我们平时通过速读收录到大脑里的概念。
所以也别再说速读的效果不理想,没有用之类的话。根本原因在于你根本就没有用其中的概念,只有应用到了其中的概念,你所速读的那部分知识点才会内化到你的大脑里,而不仅仅再只是一个概念了。两者有什么区别吗?我想,一个合理的解释就是“后者可以更好的帮你在面对问题时能举一反三。“
2017年08月01号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