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常态创新途径与案例分析 今晚郑老师讲解的第十讲是班主任工作常态创新途径与案例分析,郑老师从生命的衰老到毁灭,引出了我们生命的意义----向美而生,向心而生,才能避免人生的衰老。唯一的途径就是学习这种生命状态。我深有体会,学习可以使你满腹经纶,学习可以使你腹有诗书,近几年,读班主任的书,语文教学的书,越来越觉得自己有太多的不足,需要不断学习,同时也有收获,那就是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悄悄地迎刃而解了。 创新思维 郑老师就班主任的创新思维,从四个方面给我们介绍了如何创新,如何让班主任始终保持一种全新的状态。首先要改变心态,给枯燥的生活增添趣味。之所以忙碌,是因为我们地内在认知出现了问题。在没有学习郑老师的心语讲座时,工作了一天的我,经常回家就累的不想动,满腹牢骚。现在猛然醒悟,是自己的心出现了问题。当工作变为自己的一种追求与渴望时,我们的生活就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才能开启饱满而丰盈的人生。如郑老师所说:一切从”心”开始.当郑老师提到王阳明时,我不禁想到了王阳明的四句教,致良知,不都是从心开始的吗?保持一颗什么样的心,决定了你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李镇西老师也提出以儿童视角看待儿童,其实就是让我们保持一颗童心来做教育,来面对生活。 第二点:打破常规,让陈旧的工作有新的色彩。常规,本身就带有禁锢的含义,归根到底,还是认知的禁锢。如何打破认知的常规化,郑老师从一个“苦瓜炒肉”到“白糖凉拌苦瓜”,讲了一厨师就是不肯打破自己常规的故事入手,引出我们工作中的倦怠,大部分是认知无法打破常规。个人愚见,还是要谦虚好学,以一颗不老之心,去学习,不断主动改变自己的认知。 第三点:文化引领,变简单的形式为容重的仪式,有了仪式感,教育才有了意义。一只毛毛虫,从不会向上看,只是不断地爬行。而我们是一个有自主意识的个体,还是落到一个点上:改变对事物的认知。 第四点:提升境界,赋予平凡的工作以深刻的意义。把繁杂的工作排排序,分个轻重缓急,这也是我们缓解我们工作压力的方法。郑老师从投入的精力与价值大小的对比,让我们学员对六件事情做出排序。从而向我们发问:我们的初心在哪里?真的,“初心”这个词,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找到工作的初心有多重要。有一部分老师因为畏惧家校关系,变得佛系了;有的老师因为职称评定,心理变得扭曲了;有些老师因为双减,把教师职责给抛到脑后了。这不都是违背了初心吗? 郑老师就班级管理工作,给我们传授了如何迎接开学、制定班级规则等方面的宝贵经验。具体任务与活动安排、以及形成好的习惯等,这都是班主任开学前必备的工作。郑老师提出的“二八原则”,想想自己,竟然是那百分之八十的人,太可怕了。真是需要改变自己无论外在表象,还是内在认知,都亟待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