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记》是《圣经》中的第一卷。据说,这是基督徒读得最多的一卷书。当然,有的基督徒终其一生也只读完了《创世记》,原因是第二卷《出埃及记》涉及了很多关于会幕的制造规条,有点枯燥,远没有故事好读,很多基督徒就卡住了。
基督徒谈起这个来常常有点自嘲的意味。其实,即或一个人终其一生只读《创世记》,只要读透了,那也是不得了的事,因为这卷书中蕴含了极其丰富的人生智慧,真读明白了,一个人一定不会活不好。我一度怀疑,像《月亮与六便士》、《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之类的文学经典一定从《创世记》中获得了许多灵感。
《创世记》讲述了一个叫亚伯拉罕的老人和他子孙的移民史。虽然亚伯拉罕生活的年代距今已有三千年之久,但萦绕在他心底关于人类生存之谜的问题并不因所谓生产力的低下而变得无关紧要。确切地说,当亚伯拉罕看到自己的祖先一个一个活着活着就死了,自己也难逃这样的命运,他在心里深处发出叹息和追问:难道人活在世上就是等死?这样虚空的人生有何意义?
当亚伯拉罕(那时候还叫做亚伯兰)在心里发出这种追问的时候,有一天,耶和华神对他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 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你也要叫别人得福。 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
亚伯拉罕一听,这个好啊!我过自己的小日子,过着过着就死了,没意思。我要成为别人的祝福,这个有意义。于是,亚伯拉罕一言不发,收拾好行囊,带上老婆撒莱、侄子罗得离开了迦勒底的吾珥,来到了神所应许的迦南地。
从俗世的眼光来看,神好像做了一件很不仗义的事。亚伯拉罕离开本族本家的时候,并不是日子过得不好。相反,亚伯拉罕衣食无缺,还有很多仆人。而神带领亚伯拉罕进去的地方虽说的确是流奶与蜜之地,可是那里早就有人定居,亚伯拉罕一开始只能在那里寄居。这就像卖了自己的别墅开始租房子住。然而,因着神的话,亚伯拉罕毅然决然的离开自己的舒适区,踏上这条未知的信心之旅。他丢弃过小日子的心态,选择成为万国万民的祝福,在他看来,这就是他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亚伯拉罕来到迦南地之后,神又给了他一个极大的应许和盼望。原来,亚伯拉罕的妻子不怀孕,老头子已经七十五岁了,膝下也没个儿子。神给亚伯拉罕什么应许不好呢,财富、健康、名声,都行,可偏偏应许给他一个儿子,并且不是从年轻的使女,而是已经绝经的妻子撒莱而得。这真的太考验信心了!
几十年过去了,撒莱的肚子还是一点动静也没有。亚伯拉罕有气馁吗?没有。因为亚伯拉罕选择相信神的话。如果看环境,看自己年迈的妻子,一定会气馁。既然神说会赐他一个儿子,并且他的后裔要如同海边的沙,天上的星星那么多,那么他选择相信神而不是自己的眼睛。终于,在亚伯拉罕一百岁的时候,他从撒莱得了一个儿子,名叫以撒。这中间已经过去了二十五年。
神真的太会开玩笑了。好不容易得来的儿子以撒,在他年幼的时候,神竟然命令亚伯拉罕把他献祭给神。一个等待了二十五年得来的儿子,一个承载着自己一生的梦想与希望的儿子,一个要延续神的祝福与圣约的儿子,竟然有一天要把他当作祭物烧在坛上?神疯了吗?如果要纠结,那疯的人应该是亚伯拉罕,因为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啊,这中间的矛盾太多了。
幸好亚伯拉罕没有疯。因为他知道想没有用,最智慧的方法就是不去想,照着做。亚伯拉罕照着神的吩咐,把以撒带到神所指示的亚摩利山,把劈好的柴摆好,把人绑好,正准备举刀杀以撒的时候,神的使者从天上呼叫亚伯拉罕:“不可在这童子身上下手。”随后,神指示亚伯拉罕,在密林中找到一只公羊,代替他的儿子献为燔祭。
后来,神又与亚伯拉罕立约:“你既行了这事,不留下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我便指着自己起誓说: 论福,我必赐大福给你;论子孙,我必叫你的子孙多起来,如同天上的星,海边的沙。你子孙必得着仇敌的城门, 并且地上万国都必因你的后裔得福,因为你听从了我的话。”
神坚定了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并预言将来万国要从亚伯拉罕的一个后裔得福,到了《新约》我们知道,这个后裔就是神的儿子耶稣基督。
神很清楚地告诉了亚伯拉罕他蒙福的原因:听从神的话。亚伯拉罕听从神的话,哪怕要为此付上极惨痛的代价,就是将自己独生的儿子献上。其实,这个老头很清楚,这个儿子是从神而得,如果神不给,他也毫无办法。既然是神给的,如果神要拿走,也是分分钟的事。想为自己留也留不住,因为本来就不是自己的。既然神应许赐他无数后裔,神自己会负责兑现承诺,我们不用替神操心。这就是亚伯拉罕的精明之处。
我的读者中可能有些对基督教不熟悉,也可能对基督教有些先入为主的看法,这都不要紧。要紧的是做一个明白人,一个精明的人。如果觉得自己以前活得不够好,换一种活法试一试,何必一条道走到黑呢?既然用我们的眼见和我们极其有限的理性想不明白,越想越纠结,就证明这条路走不通。或许,效法亚伯拉罕,看透虚空的人生,走一条信心的道路,虽然看起来疯狂,却能收获无比精彩的一生也未可知呢,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