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来心社-初遇

之前去了黄盒子美术馆有三四趟了,一直听学姐说李欣老师的别来心社,其中有两次都是在外边参观,有幸上一次去房间里有主人在,应该是李欣老师的家人在---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建筑设计师,带领我们参观了一次心社。一圈下来之后,对这个地方肃然起敬。


从外边看它就是海边的一栋别墅,可以进入参观一圈,里面是别有一番文化和品鉴在里面。现在回想起来心社给我留下印象深刻的几个点:

一个原创书房:历史上获得诺贝尔奖的作者的书籍以及在各领域取得原创成就的文学家、科学家等他们的著作。整整一大面墙,书房的层高很高,书房位于正栋别墅的最顶层。当我们沿着楼梯到了书房的过程中,在书房墙的左侧有九块小镜子,书房墙的右侧也就是九块小镜子的对面有一块大镜子。主人非常谦虚的给我们说:对于这块镜子的设计自己并没有参悟的很明了,只是简单提到了。一个原创书房里面加上镜子,还有换形而上的楼梯,这里面自由房子主人的设计在里面,即便没有明说,按照自己的解读:我们在追求知识和认知前进的道路上,要不断的学习、模仿、创作,就比如踩着巨人的肩膀不断的攀登,到最后一定要形成自己的认知和想法,集合百家之精华,形成自己的一套创新学说和著作,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第一次听到说专门给原创的著作者设计的一个书房,我当时全身就肃然起敬。这是一位怎样虔诚的学者?如此的尊重原创。就冲这个想法他就值得学生和企业家尊重他!
还有另外一个书房,里面全是彼得·德鲁克的书籍。我环视了一眼《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公司的使命》《实践篇》等等很是亲切。在大学时期有幸接触到德鲁克管理知识,在青岛大学和小伙伴一起创办了德鲁克管理协会。也深受大师的管理思想启发。在这里看到大师的著作很是亲切。

心社里有太多的书籍~

第二个印象对心社里的窗户设计。听完了所有的介绍之后,让我感觉到了一个别墅的设计居然会有一种参观苏州园林的感觉。心社里的每一扇窗户都是一幅画,一副非常特别的画。把一步一景的设计感体现的淋漓尽致。面朝大海的窗户,面向院子的窗户,从屋内向外望去都是一副每场美丽的天然风景画。这个设计给我一个思维的启发。这是一种聚焦思维一种设计思维一种审美思维。

第三个印象深刻的点在于心社里面的易经文化元素。刚进屋餐桌处,有一个运用中国易经的八个卦的卦象做的座次图像。在餐桌的正上方还有星辰和星座的图案。晚上开灯的时候图案可以投影下来。别有一番巧妙的心思在里面。

心社里的负一层还有一个讲堂,座位就是小时候上学时候的排排坐的形式,设计者也是期待来到这里上课的学员可以以空杯的心态进来学习,学堂旁边设计了一个海鲜的玻璃装置,知识盛宴和物质盛宴都需要。心社的地面还有流动的“小溪”。院落里有一棵树,在之前原本是要处理掉的,没曾想后来有喜鹊在这里建了一座房子,别墅就在这个基础上建了起来,还特意保护了这棵树。时至今日喜鹊的房子还在书上,不幸的是前两天大风把喜鹊窝给吹歪了。主人后来有帮着把喜鹊的家给修补了下~这也很好的诠释了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吧

关于心社还有很多触动的点,还在心理发酵。一座心社看完之后,竟让人的内心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敬畏之情。更多的是一种对学问对设计对主人用心的生活和工作态度的敬畏。以这样的心思做事情哪有不成的呢?

初遇都是美好的,而这份美好还在持续的发酵,它更多的是引导着参观它的人更多的去反思觉察感悟。这是极好的

有幸遇到心社~

别来心社,祝好友们别来无恙,一切顺遂安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