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在逛书店时,在一本书中读到一句话,引发了一起情感上的,理性及感性上的的共鸣,顿时觉得触动又伤感。
“ 我本就是一个不喜欢主动的人,
虽然灵魂有趣,但不爱表达,
死倔,也慢热,
遇到懂我的人是幸运,
遇不到也是正常了,
沉默,喜欢独处,
三观正,比你想象的深情,
也比你以为的冷漠。”
-----贾平凹
初识
初识贾平凹还是在高中时代,那个时候我们有个野鸡文学帮,奇怪的是里面净是些汉子,唯一点缀的一个妹子七仙女的性格竟然比我们这些爷们还爷们。说起来七仙女,也是我们文学帮里的一个奇葩,她的爸爸是我们学校的数学老师,可她数学水平一般,偏偏她的语文造诣却很高,每次考试写过的作文都会被拿出来当范本,就着她那不知道属于什么笔体的汉字,竟然要比印刷出来的还要好看。就仿佛她的作文活过来了一般。
有一次模拟考试,恰巧我作文临场发挥出奇的好,竟然一个不小心得了年级最高分。后来,我们在回家的路上偶遇。她说:“小子,不赖啊,上次模拟作文写的不错啊?”我说:“运气好罢了,跟你比还差点。”说出这话的时候,我并没有任何恶意,因为我平时也是这样说话的。但我说完这句话时,七仙女有点挂不住了,觉得我在挖苦她,嘶了一嘴,翻了一个白眼,走掉了。
后来,几次在学校门口遇见她我都会热情的打招呼,可这位大姐呢,却是视而不见。有一次,我的好兄弟二胖看不下去了,在旁边故意的嘀咕了一句,“相鼠有皮,人而无仪。相鼠有体,人而无礼。”恰巧被七仙女听见了,回头瞪大了眼睛,掐着个腰,整了一句:“你说谁呢?”配着她今天穿的一身蓝色衣服,像极了一个愤怒的阿凡达。看着这架势,二胖也hold不住了,眼珠子也瞪了起来,如果二胖当时长了胡子的话,那个感觉就像是现实版的张飞一样。我看着不妙,赶紧打圆场,拦住了二胖,没让他说话。我说:“女侠,为啥那么高傲,打个招呼也尽是无视。我是哪里让你瞧不上?”不说还好,一说起来,七仙女直接开挂,把我当场融化了。她说:“你还好意思,说我高傲,那天我问你作文写的不错,你直接来了一句,运气好罢了,跟你比还差点。你这是挖苦谁呢?还是瞧不起谁呢?几个意思啊?我还不稀罕呢。”听她说完,一旁的二胖突然嘎嘎的笑了起来,瞪着的眼珠子都没来及的变化,那个时候要是有抖音,我录下来绝对会上热搜。然后我和二胖就跟七仙女解释,说我这个人就这样,说起话来口无遮拦,容易得罪人。后来误会解除了,我们几个就变成了好朋友。野鸡文学帮的模型也算是有样子了。
也是经历了这个事,我改变了自己乱说话的习惯。说的话尽量过一遍脑子。那些自以为无所谓的话,也许在某些关心你的人听了去就是另一番味道了。有的时候,过激的言语就像是一股无形的飓风,吹开了树干,吹散了果实,吹落了树叶。
对了,我和二胖为什么要叫她七仙女呢,就是因为她经常会穿一些黄色的、绿色的、蓝色的、灰色的、黑色的、白色的套装。别听我们叫她七仙女,可她的性格却是每天和我们称兄道弟的。每次叫她七仙女的时候,都少不了一顿暴捶。再后来,还是一样会暴捶。
就这样我们野鸡文学帮成立了。入伙的标准就是每人提供2本大家都没看过的书,每个月合资投票买一本书。而七仙女拿出来了两本贾平凹的书。我呢,那个时候痴迷“格言”杂志。于是捐献了一年分量的格言杂志,才堵上七仙女和二胖的嘴。二胖呢,则是掏出了一册最引以为傲的金老先生著写的《笑傲江湖》,为什么是一册呢,因为他那一册是真的比我的一年量的杂志还要厚。
我说:“我要看贾平凹(ao)的《高兴》。”她白了我一眼说;“那个字念凹(wa)”。我瞅了瞅二胖,“你说念啥?”二胖说:“凹(ao)”。后来任凭她怎么解释,我们都念凹(ao)。开始七仙女还会跟我们吵,后来也就罢了。不过当时我们也查阅过相关资料,确实要念凹(wa)。再后来,经历过一些人,最开始他们读成凹(ao)的时候,还会有意的去纠正,不过时间久了,也就罢了。再再后来,也记不清自己读的是凹(ao)还是凹(wa)了。
后来,我们经常在周末的时候相约去图书馆,一起投票买书,有些许买书的时候我们会为了买哪一本书而吵得不可开交,甚至还放过狠话,你们要买这本书,我铁定不看之类的,后来觉得不看亏了,就厚着脸皮要来去看,看了的时候吧,又是一句真香。当然啦,大部分时间,我们都是很和谐的。
我们的野鸡文学帮持续了大概1年之久,巅峰的时候一共有6个小伙伴,膨胀的时候一个月要买两本书。不过因为临近高考,我们泡图书馆的时候少了许多。一起买书的计划也没有人再提起过。
如今,大家都已经成家立业。偶尔在朋友圈中看到他们晒娃,晒段子,晒他们用余下的灵感与热爱所写下的或温暖、或悲情、或是一些我无法理解的文字,那么生动,那么洒脱,那么有趣。
曾经文绉绉的二胖,倒也考上了家里的公务员,娶了一个漂亮的媳妇,生了一对可爱的崽。曾经和我们称兄道弟的七仙女,现在也在离家不远的省城当一名语文老师,在家相夫教子,在外育人子弟。倒也不失坚守了自己的初心。
相比之下,现如今我仍旧穿梭在钢筋混凝土的世界里,自在独行。
共鸣
初读这句话的时候,便决定买下来这本书,对此也甚为期待,深刻到想从中得到一些共鸣。结果读了大几月有余,便发现只有这个片段印象最深刻,最生动。奈何自己文采有限,也只能从平凹先生这里得到些许慰藉。
说起来书中的其他的一些片段,自然也是极好的,也使我心灵深处得到了些许感悟。但是相较而言之,总是欠缺了什么。也许自我的初衷便是共鸣,但是觉得得到的那些感悟,远不及有趣的心灵共鸣来的舒适。
也许人生就如此,你所遭际的总总,便是你一人独有的阅历吧。你所及的风,遇初晴,遇雨落,遇落雪,却始终是你一方的景色罢了。他人的风雨阴晴,你又怎知呢?又何必去从别处寄以慰藉呢。
正如平凹先生所说:“独行是一场心灵的旅居,真正的洒脱来自内心的安宁。”
遇猫
提到猫,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我也记不得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猫的。印象中的猫,慵懒安静、不喜喧嚣、内心细腻、常常躲在有阳光的角落里发呆。有一些朋友家的猫,初次相遇也是有些怕人的,但我总是能和它们一见如故,甚是喜爱。也许我和它们一样,上辈子也是一只猫吧。
老妈素来喜欢干净,每天早上起来要收拾一遍屋子,从吸尘器工作开始,然后拖地板,总是要撒上点地板清洁剂。被老妈收拾过的房间,总是干净利落,地板也是亮的发光。每当在家的时候,早晨总是被轰隆隆的吸尘器工作的声音吵的无法再入睡。便假装没醒,眯着眼观察老妈收拾屋子,等老妈收拾完屋子后我也失去了继续睡觉的欲望,便起来和老妈一起做早饭,看电视,听老妈讲各种有趣的大道理。
如今奔走在外的我,倒也是继承了老妈的这一点。喜欢收拾家务,虽然远不及我老妈的标准,但我也都会尽而为之。可即便如此,每次在家的时候还是会被老妈嫌弃,说我邋遢,不利整,放东西的时候总是没有归还到原位。我也只能朝老妈吐吐舌头,假装表现出一副无能为力的样子。
有一段时间,喜欢猫甚是发狂,便想抱一只回家来。于是便各种对老妈明示暗示。老妈当然是拒绝的,她可无法忍受小动物的毛发在房间内横飞。
直到我参加了工作,常年不能陪在老妈身边。某次和老妈视频的时候,我说:“咱养一只猫吧,我不在家的时候,它还能陪你解解闷”。让我出乎意料的是老妈说:“好,正好你三舅家有一只猫,想要送人,等你回来,咱去看看,给他抱回来”。听到这里,自然是鼻子一酸。恨不能马上飞回老妈身边,陪她聊聊天,听她说说家长里短,吃她做的我最爱的酸菜肉,排骨炖豆角。
可是啊,为了生活,我们却只能穿梭在离家几千里的城市,像一名独行侠,遇世间百态,走千般人生。
再后来,家里陆续有了小七、大美、丑丑。老妈依旧365天不间断的每天打扫屋子。老妈的日常清理工作也增加了清理猫毛、铲屎等步骤。我们的聊天也从家长里短,多了些几只猫的趣味。比如,小七发情的时候越狱了,找了小半个月才找到,害得老妈一直担心。再比如,一直不忍心给大美做绝育的老妈,在犹豫了近一年的时候终于给它做了绝育,还对我讲,做完绝育的大美有好几天都不理她了,惹得我也是在视频里偷偷笑。再比如,家里最后来的丑丑,四个月的时候就长得跟成年的大美一边大了,我大惊,直呼老妈喂养的好。看着有几只猫陪着老妈,也算是减少了一些不能陪在她身边的内疚感吧。
我们又何尝不是在猫身上得到一些心灵上的慰藉呢?
我们就这样游走在山林、湖泊、远方。追逐在人生的旅途里,自在独行。
全文完
wemx/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