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讲了,期待的力量。我们对孩子、对爱人有什么样的期待,发出什么样的预言,对他们有非常大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多给他们,一些积极的期待和预言。
那给孩子、给爱人,发不出积极的期待,是什么原因呢?
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
有位爸爸,平时很消极、很悲观,可他却很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乐观的,积极向上的。
但是,每当孩子不开心,很失落的时候,这个爸爸就会对孩子说,你怎么老愁眉苦脸的?你就不能乐观一点吗?
对孩子来说,发现自己总是在这个时候,被爸爸注意到。而且爸爸也一直在贬低他,所以他收到的期待是,我是不被人喜欢的,我是差劲的,所以就很难乐观了。
因为爸爸,并没有从潜意识,也就是内心深处,给孩子发出,积极的期待。
一些期待孩子优秀的父母,也是一样的逻辑:
他们很少会真正地鼓励孩子、认可孩子,更多时候都是批评孩子还做得不够好,或不够优秀,想用这种方式来逼孩子变得更优秀。
这样出来的孩子,即便外在变得优秀了,内心深处也会非常地自卑。因为孩子会认为,爸妈给我的期待,还是“你怎么这么差劲”。
所以中国的父母,一起制造了这样一个称呼,叫——别人家的孩子。好像真的存在一个永远比自己孩子,更优秀、更完美的“别人家的孩子”。
父母们都没有意识到,这其实是一种维护自己自恋的行为。因为他们在打击孩子的时候,会觉得:我本来应该生出更优秀的孩子的。
很多父母,特别喜欢骂孩子,或是念叨孩子。你看吧...我说了怎么样,非不听。用贬低孩子,证明孩子错了的方式,来维护自己是对的,这种自恋。
嘴上爱一个人,却在行为上百般苛求,还打着“我是为你好”的旗号,背后,其实是一个人的自恋。
而这种自恋,需要付出的代价,是非常大的。因为对方只会感受到你的负面期待,并且离你希望的样子,越来越远....
再来看看另外一个故事。
一个做物流的小老板,写了一篇很长的文章,《我为什么不招应届大学毕业生》,列了十几个理由。讲他招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有多不靠谱。
比如:
让他们去谈判,却把要付钱的生意,从100万谈成了150万,让公司多付了50万。
还有,他没有规定着装,结果女孩穿得像妖精,男孩穿得像小二溜。
公司提供了宿舍,配了洗衣机,连洗衣粉什么的都买了,但是宿舍却一直臭气熏天。
.......
他列出的这些理由,看上去很有说服力,加上这个老板也很善辩,所以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但是,大家没有注意到核心的问题:那就是,他没有主动开除过一个应届毕业生,都是自己走的。
他也说,走的人比较有脾气,但这些有脾气的,也都比较有才华。那留下来的,不就大多都不优秀了吗?
为什么他口口声声说要招人才,但最后的情况却是:人才没留住,留下些不太优秀的呢?
因为,这就是他想要的。
他的公司,就是他的王国,他是优秀的国王,其他人都不如他。虽然这种局面损害了他的利益,但也满足了他的自恋。满足了他很好,他比别人强,所有人都认为他是对的,的这种感觉。
他发出了负面期待和预言——应届大学毕业生,不是优秀的员工。
所以,看破了老板对自己负面期待的人,就容易离开了。没看出来的,就留下来了,而且还可能越来越不优秀。
听完了这些例子,可以问问自己,你发出的期待,都是什么样的呢?
如果你平时,老是盯着别人不好的看,发不出积极的期待,可以看看自己,是不是被自恋给围住了呢?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
只有从内心深处,发出的积极的期待,才是有作用的。
《成长营》陪你成长的第8天,期待你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