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微表情#系列之一
一、微表情的生理机制
保罗·麦克林将人类的大脑分成三块:爬行虫类大脑(脑干)、哺乳动物类大脑(边缘系统)、人类大脑(新皮质)。
情绪以及出现的表情和动作是由边缘系统控制的。也就是说,哺乳动物也具有情绪情感,只不过没有人类丰富而已。
新皮质大脑也被称作“爱说谎的大脑”,经常会因为当事人的某种需要而出现说谎的现象。
想要得知对方内心的真实感受,就必须观察对方边缘大脑所控制的表情或肢体动作,而语言等由新皮质大脑控制的行为是不可信的,说谎的嫌疑很大。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理智来控制情绪,但是在微表情中,完全用理智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几乎是不可能的。
肢体反应的诚实性随着目光的下移而逐渐增加:即人的面部表情最不真实,而人的腿脚动作是最诚实的。
二、如何区分真实or虚假的微笑
1. 真实的微笑
特征:嘴角上扬、眼睛眯起,颧骨处和眼睛周围肌肉同时收缩,眼角出现皱纹,能够看到拱形的眉毛。
自然的、真实表达当事人情绪的笑容会经历一下短暂的过程,先扯动嘴角,然后嘴角处的肌肉会慢慢带动眼睛周围的肌肉,从而引起眼部肌肉的收缩,眼睛会出现眯起或者轻微闭合的状态,眼角处紧接着会出现皱纹。于是,一个完整的笑容就会呈现在脸上。
2. 虚假的微笑
特征:咧开嘴角,眼睛可能会有意识地眯起,但不会因为眼部运动而出现鱼尾纹,眉毛不会倾斜。
虚假的笑容通常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嘴笑眼不笑,也就是说眼睛没有出现笑容时应该有的变化;另一种就是嘴巴和眼睛的动作同时出现,咧开嘴角和眯起眼睛的动作一起出现。但是,真正的笑容却是嘴巴动作先出现,而眯起眼睛的动作后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