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类论文总结
PART 1:结构相似
实证类文献结构大致为:
摘要
关键词
一.引言:包括①研究背景②文献综述③研究创新点和贡献④章节安排简介
二.理论与逻辑分析
该部分仍然以引用大量已有学术观点来体现。
三.数据来源、模型设置、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五.结论与讨论
讨论部分经常会包含政策含义或意义。
PART 2:研究方法和数据使用各有不同
研究方法归纳:
1. Probit估计:例如,当被解释变量是农户是否发生土地租出时,可以将被解释变量表示为“0”和“1”。
2. Tobit估计:例如,当被解释变量是土地租出面积时,由于大量零值的存在,便可以使用本估计。
3. OLS估计:只要有一个变量在指数函数的幂次上,就可以对变量进行对数转换,从而使其变为线性函数。
4. PSM方法:即倾向分值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方法。我的理解是PSM可以检验变量选取中反向因果关系可能引发的内生性问题。
5. 中介效应模型:先识别出一组中间传导机制,再构建理论分析框架。例如,研究农地确权对农地流转的影响时,先识别出农业生产激励、交易费用、交易价格以及农村要素市场联动4种中间传导机制,再构建“农地确权—中间传导机制—农地流转”的理论分析框架,并采用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6. 关于交互项模型的表达式例子
(1)未引入交互项模型
(2)引入交互项模型
其中,(2)中的
就是交互项。
数据使用归纳:
目前读过的实证类研究数据都使用的面板数据,在来源上主要分为两类:
1.间接来源数据:这些与研究有关的数据已经存在,既可以取自系统内部,也可以取自系统内部,研究者只需对这些原信息进行加工、整理。
比如,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另外,我发现采用CHARLS调查的研究,通常将数据分为村庄和家户两个层面。
2.直接来源数据:这类数据往往通过调查和实验的方法直接获得。
比如,某科研小组通过分层聚类方法对农户进行抽样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
由于今天我还没有整理完之前的笔记,也并没有完全掌握最近接触的模型,所以先粗略归纳了最近阅读的三篇实证类文献,明天再把其他部分总结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