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叶
嘉庆丁巳六月,广州飓风大作,光孝寺菩提树皆拔起。中丞陈公〔大文〕命树工栽之,培以豆谷腴泥,树复生,年余复槁。寺僧乔庵离相往南华寺分其种,仍栽故处,今翘然葱茜矣。按《五代·僭伪传》,乾德五年夏,光孝寺菩提树为大风所拔。南汉林衢《光孝寺》诗云:“旧煎诃子泉犹冽,新种菩提叶又繁。”据此则树已屡易,非复达摩手植矣。
〔试注〕
1、菩提树:榕族榕属的大乔木植物,幼时附生于其他树上,高达15-25米,叶革质,三角状卵形,花期3-4月,果期5-6月。传说在2000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是在菩提树下修成正果的,在印度,无论是印度教、佛教还是耆那教都将菩提树视为“神圣之树”。
光孝寺这棵菩提树的母树是公元502年由印度僧人智药三藏从天竺引种所植的,是中国有确切记载最早移植的菩提树。此树的母树曾是宋代羊城八景中的“光孝菩提”的主角。
智药三藏词条记载:梁天监元年,航海达广州。将彼土菩提树一株。植于法性寺(今光孝寺)刘宋〔求那跋陀罗〕所建戒坛畔。预言:“吾过后一百七十年,有肉身菩萨于此树下开演上乘,度无量众。”唐仪凤元年(676),禅宗六祖慧能至法性寺,与僧作风幡之问答,并于菩提树下剃发受戒,在这棵菩提树下大开东山法门。
〔附〕菩提: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等。
2、嘉庆丁巳:清嘉庆二年,1797年。
3、光孝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光孝路北端近净慧路处。据《光孝寺志》记载,初为公元前二世纪南越王赵建德之故宅。三国时代,吴国虞翻谪居于此,辟为苑囿,世称虞苑。虞翻死后,家人舍宅作寺。
(1650年清军南下,炮轰广州城,光孝寺也笼罩于战火之中。清军入城后,光孝寺被占为兵营,隔年又由于广东贡院在清军入城时毁于战火,故把光孝寺作为贡院。期间,光孝寺进行过修建。)
4、陈大文:(1742-1815年),字简亭,号研斋,河南杞县人,原籍浙江会稽。陈大文是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进士,任吏部主事,不久后升任郎中。随后陈大文历任云南迤东道台、贵州按察使、安徽按察使、江宁布政使、广东布政使、广东巡抚、山东巡抚、直隶总督、工部尚书、两江总督、兵部尚书等职。陈大文晚年因被发现其在担任直隶总督时失察下属侵贪公款而被革职,并被降四品在京堂官,自此再未担任过任何职务。嘉庆二十年(1815年),去世于家中,享年七十三岁。
嘉庆元年正月(1796年),陈大文任广东布政使。嘉庆二年(1797年),陈大文由广东布政使升任广东巡抚。嘉庆四年(1799年),陈大文调任山东巡抚。
5、中丞:汉代御史大夫下设两丞,一称御史丞,一称御史中丞。明、清两代常以副都御史或佥都御使出任巡抚,清代各省巡抚例兼右都御史衔,因此明、清巡抚也称中丞。
6、腴泥:肥土。
7、乔庵离相:?
8、南华寺: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东南7公里的曹溪之畔。是禅宗六祖惠能宏扬“南宗禅法”的发源地。始建于南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
9、翘然:特出貌。
10、葱茜:qiàn。瑞气旺盛貌。
11、乾德五年:前蜀后主王衍的年号,(919年-924年)共计6年。
北宋太祖赵匡胤的年号,也是北宋的第二个年号。(963年十一月-968年十一月)共计6年。
12、林衢:宋長樂(今屬福建)人(《宋詩紀事》卷八二)。
13、诃子:中药,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大乔木,高达20-30米)的果实。秋末冬初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