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五一或者十一我们都会带你回老家,看看爷爷奶奶,让你在田间地头里奔跑,在小院里嬉戏,除了和老家的亲人联络感情,妈妈还想为了点燃心中那一盏乡愁。
乡愁在妈妈心里是一件很美妙的事,妈妈最早是通过余光中先生的诗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乡愁,但那时妈妈年龄尚浅,除了感觉诗很美,对于乡愁的感受并不深,直到很多年后,我遇见了你爸爸,他把我带回了老家,去见你爷爷奶奶。当我听到院子里的鸡叫,看到有些杂乱的小院,似乎一下让我寻见了一点乡愁的影子,让我想起一个叫“左安门内大街5号”的地方。
那是妈妈从小就生活的地方,虽然它对你来说是陌生的,但对我来说,几乎是一种永恒的存在。北京的经济在发展,已经变成了一个国际化的都市,崭新的房子越建越多,高楼大厦四处林立,这个城市不断的在拆在建。我们半年没有去的地方,再去时,也许都会变的陌生,可见这座城市正在迅速的转变和成长,但是却模糊了我对北京的认识。按理说,北京就是我的故乡,可我却时常问自己:我的家乡在哪呢?当所有你熟悉的东西都不见了,一切都被“现代”抹去,“故乡”这词也许只能出现在我的梦里。
很多次,妈妈真的梦见了“左安门”,梦见了你的太姥姥,梦见了院子里的水龙头,梦见了那扇红色的大门,原来那里就是妈妈的乡愁。再次读起余光中的那首诗——《乡愁》,多少次泪流满面,多少次念念相忆,让我知道,左安门小院对我的意义,我虽然寻见了自己的故乡,但它真的已经变成了一个“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当妈妈爸爸一次次把你带回老家,让你在小院里撒欢,让你和那里亲人、朋友相见,你会逐渐加深对“故乡”的情感,虽然你现在感受不到什么,但是那里的每一片土地,每一个你认识过的人,都会深深的锁在你心灵深处,将来有一天,你会读懂故乡的意义。
妈妈在老家为你拍了很多照片,有你在地里摘向日葵的,有你在小院里光着屁股踩水的,有你躺在丰收玉米上的,许多许多照片。当有一天,你长大成人,再去回看这些旧照片,故乡对你来说,已经不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种有血有肉的情感。
曾经有人问妈妈:你是一个北京女孩,为什么嫁给一个外地人呢?讲真,妈妈从来没有把自己是哪里人看得那么重要,我不想把自己框死在一个户口本里,认为我是北京人,如何如何,那种用“户口本”来决定的人生,不是我想要的。你太姥爷祖籍是山东人,如果当初没有他来到北京,和你太姥姥组成家庭,恐怕就不会有这么一大家子。更何况,妈妈要嫁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户口本,不是吗?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缘分和情感,比起所谓的户口是不是更有温度呢?弄清一个人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他有没有温和的性格,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他的心灵值不值得我托付一生,在妈妈心里比起房子、车子、票子重要的多。
其实你知道嘛,很多人的婚姻都并不那么幸福,核心原因就是他们从一开始就已经远离了婚姻和爱情的本质,忽略了家庭中最重要的关系是人与人,而从来不是房子多大,开什么车。当然,这些物质财富确实可以让人开心一阵,但肯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幸福度会不断消耗。我们最应该看清的是你眼前的这个人,他有哪些和你相融合的部分,你们的很多性格特质是否适合,而其他的外在条件,真的都只能是锦上添花。
如果你把自己的认知框定在某个范围里,不断的由这样或那样的“标签”去决定你的人生,你将失去遇到很多美好事物的可能,更无法看清事情的本来面目,你将被那些外在的标签所控制,可真实的生活是活生生的烟火气,是每一天要去面对的脚踏实地。我相信自己的眼光和见识,所以嫁给了这个人。
爸爸的故乡在老家,妈妈因为有他,又再一次有了“故乡”。有了故乡,就有了牵挂,牵挂着故乡的父母,牵挂着地里的葡萄,牵挂着故乡的人。故乡,是我们的来路,更是我们灵魂的归处,所以妈妈要帮你点燃它,哪怕只是点点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