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岁那年,第一次读这本小说。也是那段岁月里读的第一本青春疼痛小说。
与女主一样的年纪,相似的心情。看外界,哪里都不顺眼。
那时候,心情无限低落,情绪无限消极。这本书令人窒息,于是消极便愈加消极。导致最后全书读完,印象最深的却是那句“我讨厌这个肮脏的世界”。
时隔九年重新翻开,是因为同名电影上映了。
电影改编的比原著好,至少我这样觉得。
郭敬明太在乎景绘与抒情。即使描写流言肆虐、少女恶毒,他也要以水、以花比拟。
可是真正的流言并不是那样。它是污水,泼在人身上怎么洗也洗不净。它是硫酸,轻易便毁掉一个花季少女所有的美好。
少女的恶意也不是黑暗的花盘。它是一条条毒虫,在阴暗的角落以顽强的生命力肆意滋生。
相较之下,电影的冲击力就强烈一些。
而且,原著的氛围过于悲伤,似乎成了为了悲伤而悲伤。而沉浸的悲伤里,我们得到了什么?
没有。
电影就要好一些。纵然皆是死于流言的结局,至少,女主在电影中完成了最后的反击。
有力地质问。
质问霸凌者,质问旁观的同学,质问冷漠的世人。
她说——
“将来你们只会说我怎么不记得,我怎么不记得我把红墨水丢到她身上,我就是闹着玩儿的呀,开玩笑的,我没有喂她吃过垃圾,没有泼过她冷水。”
“如果我忘不了怎么被你们侮辱,粉笔灰塞嘴里是什么滋味,打火机烧头发是什么滋味,被你们一口一个杀人凶手是什么滋味,如果我忘不掉你们也别想忘掉!”
“你们骂过我最难听的词,你们动手的没动手的都一样,你们比石头还冷漠,你们又恶毒又愚蠢,你们胆小怕事,别人做什么你就跟着做什么,你们巴不得世界上多死一个人,因为你们日子真的无聊,因为你们觉得自己不会承担任何后果。”
女主有力的质责便是一场对群体的审判。她最后奋力的跳进湖水,以自己的生命完成了这场审判。
所有的霸凌者、旁观者,每个人都要背负着沉重的罪责度过余生,谁也别想逃掉。
隔靴搔痒根本叫不醒装睡的良知。这才本该是一个作品最有力的情节。
初中的时候,班上一个女生,有点像《芳华》里的何小曼,全身脏兮兮,不注意卫生,近身便能闻到异味。
因此,她几乎成了全班“公敌”。上课时,老师一叫她的名字,男生们便开始哄笑;体育课排队,没有人愿意和她站前后排;两周轮一次的换桌,到她这里变成了难题,因为没有女生愿意挨着她,甚至班里学习标杆儿都对她侧目而视……
我很庆幸,在她被同学刁难的时候,曾站出来为她“打抱不平”。否则,与恶意无聊的刁难者,或是冷漠嘲讽的旁观者亦无何区别。
只是,她后来便转学了,再也没有消息。
我的那些同学,如今即使看了《芳华》,看了《悲伤》,怕是也不记得自己生命中曾有这号人物出现过吧?
因为啊,淡入淡出,终究会被忘记。
当每个人都在心里安慰自己“法不责众”,便仿佛每个人都无需承担责任。
当每个人都信口雌黄地站在加害者一方,因为指责他就等于指责袖手旁观的自己。
当每个人都假装自己不知道、没看到、管不了…… 他们认为,没有人会向芸芸众人问责。当整个群体都有责任,责任便被分摊了。
而事实是,当整个群体都有责任,每个人都要承受与这群体之责等量的罪责。
因为,每一个冷漠者,都是加害者。他们助纣为虐,纵容施暴者更加猖狂。也让受害者更加绝望。
他们让这世界溢满悲伤,摆不脱,流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