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这一世,读书分为两个阶段:
前半生,求学、工作、创业,读书是为了在千军万马中挤过独木桥,出人头地、功成名就。
后半生读书是为了鉴往知来(鉴往知来:看到以往的教训,便知道以后该怎么办。),为了增加人生的广度和深度。
(一)
读书这件事,从古至今就是一件功利的事,并且轰轰烈烈持续了上千年。
西汉时有个大学问家匡衡,小时候很喜欢读书,但因为家穷买不起照明的灯,后来用凿子把墙壁凿出裂缝,邻居家的光射进来了,匡衡每天晚上都借这道光读书,由于他的勤奋好学,最终成为一名知识渊博的经学家。
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孙康映雪、高凤流麦;这些如痴如醉、刻苦读书的人,都是千百年来读书人的楷模。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从古至今,无数平凡人通过读书改变了命运。
时至今日,读书虽然不是唯一的出路,但绝对是最好的出路,尤其对于普通百姓家庭的孩子,这条路反而是成功的捷径。
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俞敏洪,出生在江苏省一个小村庄,离开农村到城里生活是他少年时的梦想。
而高考是当时离开农村唯一的出路,他克服种种困难努力学习,参加了三次高考,终于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
现在,他活成了读书人成功的典范。
(二)
“腹有诗书气自华!”。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再美丽的花都有凋零的一天,再美好的容颜都有老去的时候。
唯有你读过的书,写过的字,走过的路,经历过的人和事。会慢慢沉淀在你的身体里,经过岁月的发酵变成你最珍贵的财富。
书读多了,你会发现:习以为常的山山水水,变幻无常的大千世界,身边形形色色的人和物。竟然都如此的鲜活,一切都富有无穷的生命力!
读的书多了,你会发现:在几千年人类发展变迁、成长进步的历史面前,人生再大的烦恼,也只不过是过眼云烟。
人与自然界相比,与苍穹大地相比,不过是如蝼蚁般渺小的存在。因为这些比较,从而心生敬畏,从而懂得珍惜和感恩!
(三)
人到中年,学业有成、事业顺风顺水,读书是为什么呢?
读书,是为了让你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
读书,是为了让你在跌宕起伏的人生中,拥有处变不惊的心。
读书,是为了让你在未来,能独自走过那些漫长幽暗的岁月,而从不怨天尤人!
读书,是为了让你能和自己的爱人,不止讨论柴米油盐酱醋茶,还可以谈论琴棋书画诗酒花。
(四)
人生后半段的读书,不为功利,只为增加人生的广度和深度。
犹太人曾有一条世代相传的训诫:“当你处于贫困潦倒的境地,不得不变卖余物以维持生活的时候,你首先应该卖的是金子、宝石、土地和房屋;而你家中所拥有的书籍,则不到万不得已不可变卖。”
读书,是成本最低的投资。不读书的人永远不知道书的好处。
我习惯在午后泡一壶茶,捧一本书,心无旁骛的看一本书,让自己的灵魂更加充实强大起来。
作者简介:爱读书,爱写作,喜欢旅行,好吃猫一枚。想在温暖、深情的文字中,与你相遇!
微信公众号:凡心一墨
新浪博客:流年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