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是否也经常做一些让你头疼不已的事情?在餐厅、游乐场、朋友家,更常见的是在家中,他们无视你的说教和警告,尽情地释放他们旺盛的精力,制造一波接一波的麻烦。作为父母的我们,或妥协,或在一次次沟通无果后,以武力暂时终结混乱。这样的场景经常在我们的生活中上演,挑战着我们的父母“技能”。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这样的教育挑战呢?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非常有收获。它是鲁道夫.德雷克斯的《孩子:挑战》。这本书通过对孩子不当行为的层层分析,抽丝剥茧,找到他们的根本目的,并针对性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也常有发生。我们的父母,就是这样教育我们的。现在,我们本能地把当年我们接受到的教育方式,用在了自己的孩子身上。
然而,很快我们发现,旧的那一套不管用了。下一次,孩子依然我行我素,甚至更难对付。问题并未得到解决,而是升级了!
回想一下,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为什么打扰、激怒父母,让他们抓狂呢?可能现在我们会说,当时,我只是想让他们关心一下我。或者,我认为那时候可以自己做决定了。人总是健忘的,角色互换后,我们忘了,当年是多么期待父母的理解、尊重和平等对待。
现在,民主、平等、自由的理念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孩子像小蜗牛,伸展着柔软的触角,灵敏地捕捉到了这样的信息。聪明的他们意识到,他们应该和大人们一样,享受平等和民主。当我们还板着面孔,用命令的口吻要求他们时,他们已难掩心中的不屑和抗拒。
所以,在尊重孩子、给孩子平等自由的同时,让孩子尊重规则、承担责任、赢得合作。才是家庭教育的正确途径。
《孩子:挑战》的作者德雷克斯在书中说,心理动机决定思维模式,孩子是社会的产物,他们最强烈的心理动机就是希望有归属感。如果孩子的归属感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通过一切方式,通过他人得到归属感和自我认知。
但是,孩子容易做出不当的举动,因为他们的思维模式和大人不一样。
最大的不同就是,孩子会通过四个错误的目标来寻求归属感。这四个错误的目标是孩子自我认知的结果,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它们将一步步加重家庭矛盾冲突,推动着孩子陷入更深的认知错误。
寻求过度关注:也就是说,只有当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孩子的身上,他才会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才能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和归属感。
权力之争:毫无疑问,家长是握有强权的那一方,尽管和孩子的斗争中我们常常怀疑自己的胜利成果是否真实。另外,孩子们当然不会屈服于我们的强权,他们会通过所有的努力,证明他们比我们厉害。
进行报复:家长和孩子深陷漩涡无法自拔,冲突时有发生,孩子会对家长的管教行为进行反击,甚至报复。
自暴自弃:孩子和我们实力悬殊,他们也许在某个败下阵来的时刻彻底气馁,放弃抗争,包括放弃一切努力。
这四个错误目标,是随着矛盾的加深,层层递进的。我们要想解决和孩子之间的矛盾,赢得孩子的合作,就要根据这四个错误目标,找出正确的解决办法。
首先,了解我们的孩子。
我们好像不太懂我们的孩子。婴儿们上一秒哭,下一秒笑;上学的孩子不乐意跟我们分享在学校发生的事情;青春期的孩子动辄半天不搭理我们,甚至话不投机就甩门而出……事实上,想要懂得我们的孩子,首先要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
孩子天生尽其所能寻找归属感,他们思维方式的基础是,如果归属感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通过自己的方式去寻找。在家庭中,这种渴求表现为希望得到父母的关注,以此确认自己在家庭中的定位。
但是,因为思维模式不成熟,孩子容易做出不当的举动。这也是错误目标产生的原因。通过它们,孩子无法找到归属感。此时,我们要意识到,在孩子的眼里,我们是他们的全世界,我们的重视、认同和鼓励,是他们极其重要的自我认知标准。
孩子努力向他们遇到的一切情况发出挑战,与此同时,他们时刻在观察我们的看法和态度,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就拿刚学步的孩子来说,如果我们紧张地看着他,半张着手臂哈着腰,时刻想冲过去一把把他抱起。这样的气氛很容易让孩子气馁,从而产生错误的自我认知,认为我们对他没有信心,他是弱小的,需要时刻被保护的。
如果我们站在十几米外,温柔地鼓励他继续往前走,在他成功时给他一个赞赏的吻。这对他将是莫大的鼓励。
另外,孩子在家庭中所处的位置,也会对性格特质的发展产生影响。
书中,德鲁克斯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为“家庭星座”。家庭关系无疑是复杂的,尤其在不止一个孩子的家庭,这个复杂的关系又显得尤其多变。
比如现在常见的二胎家庭。老大起先独享父母宠爱,位置独特而重要。老二出生后,竞争产生了。家庭位置或许也因此改变,或许不会。老二可能风头盖过老大,老二地位下滑。老大也可能更加强势,老二则因此时常气馁。
在家庭星座中,孩子们的想法决定了他们的位置,而父母则应该掌控全局,及时发现孩子们的情形是否正常。因为这决定了每一个孩子将成为什么样的人。
其次,我们在平日和孩子的相处中,容易犯哪些错误呢?
最常见的,我们时常轻视孩子或忽视孩子的需求。随着生活压力的加大,我们陪伴孩子的时间并不多,对孩子的关注也不够。这样的情况在二胎家庭很明显。
轻视更是常见。回想一下,我们有多少次打断过孩子口齿不清的描述,抢着帮孩子穿好衣服,或者嫌孩子动作慢直接喂饭?
我们以为我们是在保护孩子,其实是挡住了孩子探索世界的脚步,浇灭了他们对新事物的热情和好奇。
另外,我们还喜欢惩罚孩子。惩罚在大部分情况下,是我们在产生挫败感时,下意识的一种情绪宣泄方法。即使惩罚是事先规定的,当我们再三使用,它也很快就会失效。它并不是可持续的,有效的调节行为。
还有一种情况也很常见,那就是孩子们之间的权力之争。
二孩家庭,两个孩子之间发生冲突实在是太平常了,这是他们探索人和人之间相处之道的特殊方式。
我们的处理方式也往往停留在表面上。制止冲突,批评“犯错的一方”,安慰“被欺负”的一方。
被批评的一方往往看不到自己错在哪里,而是往往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我们的心中,他不如被安慰的那个孩子重要。
过度关注、过度保护孩子也是我们常犯的错误。
年龄比较小的孩子,为了寻求安全感和归属感,常常需要确认自己的位置,这是正常的,但当孩子不断向父母确认自己是否重要,甚至做出一些不符合正常需要的举动来寻求我们的关注时,我们就要警惕了。
达到一次目的,只会让孩子暂时获得归属感。很快,自我怀疑又会占领上风。这样的戏码上演得越来越频繁,父母最终将不堪重负。
有意思的是,书中谈到,寻求过度关注的孩子有时候会使用一种叫做“恐惧”的工具。孩子的恐惧来源于环境或者他人吗?比如,一声巨响?事实上不是。
一声巨响会让他们受到惊吓,而后,如果同样受到惊吓的大人表现出恐惧,那他们才会感觉到恐惧。孩子会记住这一次恐惧带来的体验。恐惧,也许是下一次寻求关注的“工具”。
最后,什么是亲子之间正确的相处之道呢?
赢得合作,可以说是我们在亲子相处过程中,必须秉持的态度。作者在书中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做法,叫做“家庭会议”。
具体做法是这样的。在每周找一个固定的时间,家庭所有成员都要来参加会议。每个人提出自己想讨论的问题,说出自己的想法。大家一起讨论,确定方法。这个共同决定即时生效,效力持续一周。
这一周内,如果发现效果不够理想,那到下一周,大家再就此展开讨论,寻找更好的方法。
在这样的讨论中,每个人都是同样重要的一份子。孩子一旦明白每一项决定都是共同决定的结果,执行起来会更顺畅和彻底。
合作概念的运用,在家务分配上也能体现。
既然是团队中同等重要的一份子,那么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家庭利益,承担家庭义务。
即使是年幼的孩子,其实非常乐意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我们应当允许他们这样做,并在他们取得进步时及时鼓励,让他们体验到完成任务的乐趣和承担责任的自豪。
我们知道惩罚是不尊重孩子的行为。那应该怎样尊重孩子呢?
首先在态度上,我们就应该平等对待孩子,他们有自己的自尊,渴望信任和认同。
我们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考虑他们的感受,倾听他们的想法,并认真对待。在面对孩子能力所及的问题时,我们要相信孩子,给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
当然,孩子不可能做任何大人可以做的事情,也可能出现一些不良行为,我们要做的,不是说教。正确的方式,是引导。记住,我们不是决策者,而是引导者,而孩子是我们的跟随者。我们应当随时鼓励他们做出符合正常情况需要的行为。
德雷克斯在书中把规律比喻成房子的墙,赋予孩子生活的界限和范围。稳定的规律赋予孩子清晰感、安全感。有界限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拿假期来说。到了暑假,孩子日常形成的稳定的作息规律常常会被打乱。尤其在大家都在家的时候,往往会放任孩子晚睡晚起,胡乱看电视、打游戏,吃零食。暑假任务也往往无法按时间完成。这样一段时间后,孩子会产生“假期才是自由的,上学让人不愉快”这样的错误观念。假期安排可以根据情况做合理调整,但还是要保持规律,只是从上学的规律,变成假期的规律而已。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大部分时候我们可以利用自然结果,发展孩子对规律、对他人的尊重。
这一点也是不容易做到的。毕竟,要说服自己,让不好好吃饭的孩子饿着肚子,让赖床的孩子迟到,让不好好做作业的孩子被老师批评,诸如此类的选择,实在是太难了。但我们要知道,凡事都有规律。吃不吃饭,能不能按时起床上学,作业能不能完成,这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他们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不遵守规律,就该承担相应的结果。我们可以事先提醒,给他们一些好的建议,其他的,我们什么都不应该做。
顺其自然追求的是什么样的结果呢?那就是赢得孩子对我们的坚定态度的尊重。这样就很容易引导孩子发展对规律的尊重。
除了尊重规律,我们还应当引导孩子尊重他人。
德雷克斯在书中举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例子,也是很多家庭中会发生的事情。孩子每次对妈妈表达不满的方式,是打妈妈。妈妈不赞成体罚,她试过表达自己的不舒服,但孩子依然如故。德雷克斯给了一个很好的建议,在孩子下次又用打妈妈表达自己的不满时,妈妈说:“啊,我知道了,你是想玩拍拍打打的游戏。”然后,用做游戏的态度回打孩子一下。孩子很愤怒,再打妈妈一下。妈妈依然保持“做游戏”的状态,也打一下孩子。很快,孩子停止了这样的行为。
妈妈用这样的方法告诉孩子,想要得到尊重,你首先要尊重别人。在平等的关系中,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权利。
推荐这本书的原因,不仅是因为书中有大量亲子相处的案例,还有相对应的解决办法。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很多晦涩难懂的心理学知识,可以称作一本家庭教育必备的工具书了。
尊重和平等,把孩子当成合作伙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毕竟观念的改变,需要长时间的努力。但孩子在期待我们的改变,我们又怎么忍心让他们失望呢?让我们从这本书开始,成为更优秀的父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