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自梁漱溟先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的序:《人心与人生》自序。
事实上,人们每天的生活中,无时无刻透露着他对于心理学的理解。如,建筑设计中楼梯要每级踏步一样高一样宽,为什么?因为人上楼梯时,最初可能是需要投入意识的,而在习惯了之后,意识就退出了工作,那么此时,如果踏步高度改变,那不经过意识的行动就可能把人绊倒。
可是,一般人,都没有将他自己对心理学的理解系统化。更别提深入思考这样的理解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某种缺陷。在我看来,一个人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对他人在每一个时刻心理状态的理解。
这个“心理学”一词,含义模糊,如将其向外扩展,则可以认为与“人性”一次相同。
想起“君子善救人,故无弃人。君子善救物,故无弃物。”能做到这样的境界,则需要对人性和对一切事物的“性”的深入了解。这也就是所谓“格物致知”所要追求的目标吧。
这一年来,我报名了心理学的培训,究其本意,就在于想通过源自西方的这一套心理学的理论,来更多的了解人性。可惜这一年实在所要学得东西太多,因此未能专心于深入学习此心理学,实应在2016年将这缺的功课补上。
2015年底,在MOOC上学习国学,颇有感触,留待下次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