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去年做一场2014高龄养老产业高层论坛,其实有时候我在想,为什么这些专家学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到现场,然后用了十几二十分钟的时间读稿然后就不了了之,有什么效果。现在也一直苦恼着,希望有人来帮我揭开这个困惑,目前有收到的就是因为需要仪式感,可自己觉得还是不满意,但不可否认有的专家学者的发言还是让人感到震撼。
在会上我就见证了一名女士的演讲,因为她是倒数第二个讲,时间也比较紧,留给她的时间比较少,她的演讲内容也比较多,不过她尽量浓缩。她给我的印象就是讲话特别有激情,把气氛带得特别好,而且讲述的内容也是比较接地气。那一整天的会议论坛给我的收获就是现在老是说老龄产业,但现在我国真的是老龄产业有那么大的问题吗?因为社会都是这样发展,古往今来都是有人生,有人死,这是极为正常的事情,可是现在我们为什么都夸大了这个现象呢。其实也并没有很夸大,可能是现在的人比较追求生活质量,所以难免有时诚惶诚恐。
放眼其他的国家,他们在60岁甚至是50多岁的退休时候,他们并不觉得自己是退休了,然后就可以享受什么生活,只要是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且说得大一点可以对社会做出一点贡献,这也挺好的。在论坛上有一个学者他说,等到他60岁退休之后就去教书育人,既可以把自己的生活丰富起来,也可以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他强调充分发挥自己的“余热”,这点我很赞同,无论做什么,只要老年人自己有想做的事情,我们社会就要提供一些环境而不只是扶持。
因为我生长在比较好的年代,不用我去种苗插秧。不过也有的同学家里是种果树的,我去过他们那里,他们的爸爸妈妈即使年纪比较大了,每天起早贪晚地工作,但生活也是其乐融融,因为家人都在身边,我觉得这样子也许就够了。只要每个家庭都能差不多地生活下去,好好地经营自己的每小一块地方,那拼起来中国还会出现这种问题么。
其实现在说城市的老人他们可以有比较好的设施和设备可以供给他们锻炼和娱乐,精神生活可以丰富些,但他们每天这样的生活是真的好的么。我觉得在乡镇或者是农村,虽然现在的贫富差距是大了一些,可是好像我们生活得比较幸福吧,其实我也说不清楚,反正我觉得人生活着,最重要就是要开心地活下去,可能我还没有真正见识到贫穷的家庭,甚至那些孤寡老人,甚至现在说在路边的那些乞丐,可是想说这也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从总体上看,也许会说是政府做得不够力度,没有给他们提供一个比较好的场所,是政府管理得不恰当,但我心里还是想说如果自己真的想要那样做,谁有什么办法。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思想是自己的,怎样想都是自己的事,这也是有自己的选择。所以不管怎样,只要把自己的现在过好,经营好,那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在生和死之间,是孤独的人生旅程,保有一份真爱,就是照耀人生得以温暖的灯。这句话是广美一位教师在演讲的时候说的,是那么让人觉得温暖,听到这么温暖的句子,心里也会觉得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