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晚上好,我可能今天晚上通知的太晚了,所以有可能大家都在外头了。但是没关系,咱们回来有空可以爬楼继续在听,今晚咱们来学习一下。鼓励,培养内心有力量的孩子。
一、鼓励的重要性
鼓励是教养孩子最重要的部分,可能孩子出现的不良行为的根本原因就是缺乏鼓励,一个行为不良的孩子是缺乏自信的孩子,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说: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孩子的性格,就不能健康发展,孩子就很难得到归属感。
二、鼓励的原则鼓励的原则有这么几点
1.避免过度保护和避免羞辱的行为
首先咱们来看一下,避免过度保护,有这么一个例子,就是三岁的保罗正在自己穿棉衣,她准备和妈妈一起出门买东西,妈妈等不及呢,之后说快点,妈妈等了一会儿就没有耐心了,说:保罗,过来我帮你穿,你穿的太慢了。妈妈很快就帮保罗穿好了衣服。
其实能干的妈妈会让孩子感到自己没有用,这样的挫败感就会让孩子放弃继续去尝试,以后就让妈妈帮自己穿衣服了,其实我们的行为阻碍了孩子发觉自己能力和优点的能努力,这种过度保护孩子的行为行为向孩子展示了他们是多么弱小无能,我们多么聪明能干,这是对孩子不尊重,让孩子感到不平等的一种行为,我们需要放手,让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来培养他独立的能力,也许结果没有想象的那么理想,但这是孩子迈开步子成长的必经之路。
再来看羞辱,避免羞辱这件事,有时候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或者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时候,我们会说,孩子你怎么这么没用,你怎么这么笨。其实在这时我们要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不能使用那些让孩子觉得他是失败者的言语和行为,我们要学会将事情和人分开,我们要清楚的知道,每次的失败只是孩子经验和技巧还不够,完全和孩子个人价值无关,切忌给孩子贴标签。
大人们应避免羞辱批评的话语,而用同理心去表达自己的感受,把注意力转移到孩子的进步上,别看是小小的进步,这至少是鼓励的开始,我们可以这样说,我看得出来没考好,让你感觉很糟糕,我相信你会从这件事中学到一些东西,想想我能帮你做些什么,才能得到你想要的成绩。
2.不要替孩子难过
替孩子难过是大人所有态度中对孩子伤害最严重的态度之一。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孩子不小心摔倒受伤,但是在有些人看到孩子受伤的时候,他会大惊小怪,小题大做,其实真正的没有必要,在孩子没有受到很大伤害的时候,当然没有必要进行大惊小怪,替孩子们难过,如果这样孩子就会在这样的经历中学到一点点疼痛都不能忍受。只要一发生伤害,就需要有人立即来安慰他,你越努力去安慰他,他就会产生更多被伤害的情绪,这样就会让大人忙个不停,孩子就会越来越依赖大人,这样孩子的内在勇气和调适能力会慢慢受损,容易发展出自己是个容易受到伤害的婴儿的自我认知。
那么如何正确的去做呢?这样,你可以用一种相对理性的而且淡定的方式去做,譬如说:看到你很疼,我有些难过,这很快会好起来,你能够忍受的。另一部分极端的人会说:没事儿爬起来,其实这时候你重要的是要做到同理,孩子摔了,肯定孩子会有很多内心的恐惧,你可以扶起孩子,说出你对孩子的当时的一种感受,比如说我看到你很疼,我有些难过,这就是同理心。再这样鼓励孩子:但这很快会好起来的,你能够忍受。这就是你给他信心赋能。
这就要说到了两个词语,一个是同情,一个是共情,同情的含义主要就是同情孩子的遭遇,共情的就是共情孩子当时的感受。这两个词语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咱们要用的就是共情,主要是说出你对孩子遇到这件事,当时你的心里的感受。
其实,成人的生活里充满了不适和痛苦,这正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中一定会发生打击和伤害,孩子们要学习怎样面对痛苦,并大步跨越痛苦。受伤的膝盖会痊愈啊,挫伤的运气则会留下疤痕。如果孩子学不会忍受痛苦挫折伤害和不适,那么他们的生活将会阻力重重,我们无法将孩子保护在真实的生活之外,因此,帮助孩子为真实生活做好准备才是最重要的。
3.避免比较
所有的比较是有害的,不管是同胞间的,还是同龄、同学间的比较都是有害的。比较就会带来坐上和嫉妒。譬如我们在孩子进入小学的时候,考完试老师咱们会问谁考了多少分啊?你看看谁考得怎么样,人家谁考了多少分,这样的比较会让孩子产生模仿他人的做法,这样大人经常比较,孩子们就会迎合大人的期望。所以在孩子心目中就建立起,你看我在大人眼中只有谁好,大人眼中眼中在乎什么。如果大人们对孩子的努力表示认可,就会给孩子重新认知自己的机会,激励孩子的进步和努力,让他们看到,即使考60分也是有价值的,那孩子感到,如果60分也是好事,那也许我能做得更好,这个小小的希望就会成为孩子的内在动力,孩子才能更加努力,只有当大人对孩子表现出信心,才能够真正帮助到孩子,只有重拾信心,才能改善。
三、学会鼓励
咱们首先要树立一个很好的观念,就是鼓励的主角不是家长而是孩子。
第二个注意咱们鼓励的技巧,鼓励的技巧有这么几点,第一,具体描述孩子值得鼓励的行为,第二,感激孩子的努力的过程,而不是结果,第三,关注孩子的感受,第四,关注正面的积极的,即使再糟糕的情况,也有值得称赞的地方,指出孩子的小进步。
鼓励的四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描述性鼓励,描述性鼓励,其实就是描述孩子实际的行为表现或者具体事件,最后再说出她在这个事件中表现出来的特质或者能力,比如说我注意到你怎么样,这就叫什么什么。比如说我今天晚上注意到你认真的写作业,写了一个多小时都没离开房间,这就叫专注。描述性的鼓励主要是咱们把孩子积极正面的这个画面描述清楚,并且做到对孩子积极正向的肯定,其实在描述的这个过程中,也是对孩子行为的一种认可。
第二种鼓励的方式是感激型鼓励,主要是描述孩子具体的行为和该行为带来的影响,比如说孩子帮你星期天做一些家务活,比如说他打扫卫生,你可以这样说,谢谢你把房间打扫的这么干净,让我们觉得很舒服。
第三就是赋能型的鼓励,主要是表达你对孩子的信任和赋能。比如说我对你做什么什么很有信心,你是如何如何对待这件事的,可以这样去描述。或者是我相信你干什么,什么什么会做得很好,什么什么以后就要描述。这种鼓励的方式就会给孩子力量,它就会在心目中有一种很安全的感觉,他知道妈妈相信他会这么做,而且他能够做到。
第四是启发式地鼓励,就是用启发式的提问的方式帮助孩子把做这件事的方式与成功的感觉挂钩,比如孩子做完一件事后你可以问他:你感觉怎么样,你是怎么做到的呀?
鼓励是一种持续的过程,能够让心生气馁的孩子改变错误的认知,其重点在于给孩子自尊和成就感,人类从婴儿期开始就一直需要通过成就来找到自己的定位,我们需要对孩子表达出不间断的信心和信任,帮助孩子建立发自内心的自己的内在。驱动力并保持终生。
最后再强调一下,父母有勇气非常重要,当你感到忐忑、内疚的时候,这时你应该意识到自己有挫败感呢,如何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我该怎么做能让事情更好”,这样的理智思维上来就好了,你要有的是增强自己的勇气,没有人能在脆弱中成长,成长需要力量和坚强,我们要的是进步而不是完美,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是向前迈进,每一次向前迈进,又成为鼓励自己的源头。
鼓励孩子不但是让孩子成长,而且是我们和孩子一起受到鼓励,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