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下午,全程听完“圣陶杯”第七届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课第三单元的三节课之后,聆听评委代表的精彩点评,不知不觉已经快六点,才发觉饥肠辘辘。于是欣然接受邀约,按照手机上搜罗到的老街火锅,一行三人从瑞泉中学打车去渭南老街。
听本地人讲,渭南老街,本意想打造一张具有浓厚地域文化历史特色的名片,吸引市内外投资者在此大显身手,整合资源优势,汇聚市内所辖各县区的古玩、文物、戏曲、美食、娱乐等丰富多样的经营商家,以历史文化为抓手,助推地方特色经济发展。
但是,由于渭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其他各种不利因素,无形之中影响了渭南老街的持续发展,外地游客数量有限,依靠本地人群消费,显得后劲不足,据说许多最初投资的各县区的商户纷纷撤资,导致古街的生意有些不景气,只有逢年过节时比较热闹。
我们一行三人进入古街,已是黄昏时分,正好是饭点,街上行人却寥寥寥无几,我边走边拍下这些照片,浮光掠影,也算是为此行留下一份美好的怀念吧。
看老街的戏楼前一片空旷,停着一辆农用车和一辆奥迪小轿车,仿古建筑有一些作旧的痕迹,随处可见的雕梁画栋,亭台楼阁,虽然有几分古香古色,但是总感觉少了一些历史真迹,更像是赝品的堆砌。
或许是因为时令已过霜降,天气渐冷的缘故吧,我们按照导航所指方向,一路寻找老街火锅,看着眼前鳞次栉比的建筑群落,总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感觉。
一路且行且拍,过了一座桥,沋水河出现在眼前,仿佛因为水的灵动而增加了几分娇美可爱的姿色。想起那首阳关三叠: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只可惜,我们生活在二十一世纪。回到唐朝总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幽梦,走在这些砖石铺就的街道上,看着四周都是人造的风景,总希望再多一些柳树,浓荫匝地,袅娜多姿,掩映这些建筑,或许更能留住行人匆忙的脚步,留住游客爱上渭城的心。
让更多的花草树木装点这条古街吧,让沋水河环绕这条古街并投映出这些精致的仿古建筑吧,水木清华,生机勃勃,让古街因此焕发青春光彩,因为走过许多古城、古街、古巷之后,你会发现:幽雅的自然环境对历史文化的装点简直必不可少。
在水畔,我的呼吸仿佛一下子顺畅许多,建筑过于拥挤,令人感到窒息。愈往里边走,发现行人愈少,显得冷冷清清,让人心里空空落落的,甚至没有了食欲。
或许只是我的主观印象与感觉吧,一座城一个人,一条街一颗心,都需要好好地安顿下来才是,否则总是在路上漂泊无定,那该是怎样一种难以言说的体验?
我站在水边,思绪万端:生活真的在别处吗?其实应该在当下。诗和远方一定在彼岸吗?其实应该在此岸。看水中的倒影多美,看天空和灯盏与树在水中构成一幅朴素悠然的画面,心里说不出的豁然开朗。
路过老街酒吧,没有想要进去的冲动。如果在丽江,或许会有许多故事发生:美丽的邂逅,浪漫的黄昏,朦胧的灯火。可是此刻,行走在这些古朴厚重的建筑群落里,历史的沧桑让人变得理性和清醒,脚踏实地的人们,实实在在地活在当下,过一种黄土地上最平淡无奇的日子,诗意被限制犹如戴着镣铐跳舞一般,浪漫优雅的诗性月光从何处流泻而出呢?
我们终于来到了老街火锅,位置和环境都还不错,然而门可罗雀,四周一片寂静,让人忐忑不安,多少有些莫名的担忧。出行的经验告诉人们:吃饭要选择人多热闹的地方。人多说明店里味道不错,热闹说明店家生意不错,其间的道理自不必多说。
我们最终决定去城区繁华地段,去一家风味独特的料理店。折转身的时候,我拍了一张灯光温暖的老街火锅店的照片,寻思着机缘巧合的时候,再来光顾吧。
我们穿过古街,来到育红小学对面打车,然后去了繁华街区的一家料理店,客人络绎不绝,生意果然兴隆,海鲜的味道以及各种料理让人赞不绝口,清酒味儿太淡,我去买了一瓶半斤装的老村长,细心的东道主担心我等壮汉对料理不习惯,还去外边买了鸭脖、鸭舌、鸭肠,美食丰盛,谈兴渐浓,心里充满暖意与感动,只是深藏在记忆深处,让岁月沉淀结晶出恒久的情愫。
长按赞赏码,感谢诸位的鼓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