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普遍认为老师这个工作很轻松,教教课,批批作业,就算完事。事实真的如此吗?
老师这个职业,知道的人,是有苦说不出的;不知道的,你说得再多,他都一副“我不听我不听”的态度,一口咬定老师成天说自己累是在卖惨。在他们眼里,一年两个大长假,可以抵消工作中的所有委屈与疲劳。甚至很多人找对象也想要老师,不就是因为老师工作稳定能辅导孩子学习还可以在寒暑假在家带孩子不用男人管么?
想这么省事?怎么不直接找个孩子已经成年了的老师当老婆。
当然这个话题不是今天我要讨论的。
我不想再去解释什么,毕竟网络上说老师工作累的帖子很多,别有用心的嫉妒者选择性无视,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再说,那些帖子,我自己都看不进去,抒情的,发泄的,只能引起共鸣,却说服不了任何人。
所以我只打算记录。今天就说说“换位思考”。
这个社会要进步要繁荣,就需要合作。如何才能合作?靠的是相互理解。这也是学校和家庭之间最重要的沟通原则。说白了就是“换位思考”。
我以前以为:换位思考是人的基本能力。
当了老师之后我觉得我这个人生观受到了一万点暴击。
就像微博上说的那样:
换位思考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但是却不是人人都有的能力。
那些人尤其缺少换位思考呢?后进生的家长。
当然,人类社会本来就有分层,有人年入千万,有人靠低保生活。除了资本原始积累,剩下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换位思考。
在我目前为止时间不算太长的教学生涯中,发现了这个趋势。后进生的形成,从来不是孩子自己的原因。而是他们背后毫无换位思考意识的家长。他们可能连这个词都没听过。
反而,优秀生的家长,都非常懂得换位思考,他们自身的工作和事业也红红火火。没有像后进生家长那样,把日子过得一团糟,然后陷入死循环,一代一代地复制下去。
在我看来,换位思考可以是与生俱来,也可以是后天培养,这跟智商没什么关系。
今天算是引言。接下来我讲个真事儿。事例很小,但我讲的所有事例都有个前提:这种在大家看来很小很小的事,每天都会发生在全国每个班的班主任身上,频繁的时候一天五六次。
防控疫情,延迟开学。学生线上学习。
且不说农村很多学生家长无法让孩子学习(这也是另一个话题)。
一直不开学也发不了书,能线上学习的学生学起来很麻烦。于是这一天学校决定发书,老师为每个学生分好了书,用袋子装起来,家长来签字就可以领走。
为了防止感染,要求家长们自己带着笔。
通知说上午8点半到11点半领取,后来试行了一个年级,发现实际上可以很快。所以调整时间,要求8点半到9点半领取,又发了一次通知。这样早点发完,就不用在校门口挨冻了。(防疫规定不让闲杂人等进校门)
因为我知道有的家长不看群,所以分不同时间段说了好几遍。并且说,有特殊情况单独告诉我。
真正领书的时候,有一个学生一直没有来。群里艾特了好几次,也没动静。后来只剩她自己了,我打电话过去,家长说:“不是说十一点半吗?”
我:“后来又改了是九点半,我发了好几次。”
家长:“哦那我没看见。”
当一个有换位思考意识的人接到通知,一方面家里孩子学习需要书,早点拿回去早点用;一方面考虑到老师们在等着,也会早一些去拿。
那么这个学生什么情况呢?总成绩女生里倒数第三,数学不及格,从不参加线上学习。(班里语文成绩都挺好的)
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这是人的基本素养。群里艾特那么多次一声不吭当没看见,直到打电话,语气丝毫没有抱歉。什么样的孩子,什么样的家长,完全正确。
老师能怎么办呢?这是教教课批批作业就可以解决的吗?教着学生班,还培训着家长班,双倍劳动。
然而,我宁可教学生班,也不想培训家长班。
因为家长班比学生还难教。他们自以为是、止步不前、目光短浅、自大妄为。
但是如今学校活动多事务多,尤其要求家庭参与学生教育,这些工作都落在学校和老师身上(凭什么工作单位和社区不协助?学校是教学生的,家长也是学生?老师说话家长能听???),学校和家长联系极为密切,不可能不与家长打交道。老师们不得不耐着性子培训家长,还要忍受一些家长的抱怨。因为他不想学习不想进步,不想知道如何跟孩子沟通,不想检查孩子的作业,不想学习怎么给孩子拍照片(在这里表示也没办法,学校教育行业疯狂做公众号),只想生出一个孩子,然后等着学校把这个孩子培养成年入百万的、拥有说出去脸上有光的工作的、孝敬父母按时结婚让他享受天伦之乐的乖宝宝。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这样,但可以肯定,概率上,每个班都至少有一个程度很严重的,若干个差不多的。
但就这些,耗费的精力,比教20个其他孩子的家长都多,都累。
思想上的改变,比行为举止的改变难上十倍。尤其是已经成年了的挣扎在小康水平以下的家长。他们无暇考虑,没空看,没空学。他们放弃了教好自己的孩子,目光短浅,因小失大。
老师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又力不能及,哀叹耽误了孩子的家长,心疼明明可以获得更好成长却因为家长的思想而只能事倍功半的方向的孩子。
这些,说老师清闲的人们,注意到过吗?
今日就先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