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与认知的相互影响

一、情绪对认知的影响

个体情绪处于积极或消极情绪状态时,会影响他认知的过程。

情绪会影响一个人的感受性。良好的情绪可以提高他的感受性,消极的情绪则会降低他的感受性。当他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时,他的感受阈限会降低,对外界刺激更加刺激;而当他处于消极的情绪状态时,他对事物往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感觉阈限会明显提高。例如,当他高兴时,他去看这个世界是五颜六色的,所有的事情都染上一层积极的色调。画面生机盎然,鸟儿喳喳叫,小河哗哗流,蝴蝶在飞舞,蜜蜂勤快劳作。当他情绪消极时,情况就不大相同了,一切都那么不顺心,吃饭咬到舌头,走路碰到墙壁,说话没好语气,做事效率低。

情绪对知觉的影响。当他处于积极情绪状态,它会用赞同的眼光去知觉和评价刺激。

情绪对记忆的影响。当他处于良好的情绪状态时,能有更广的记忆信息范围。

情绪对思维的影响。当他处于良好情绪状态时,他的思维活跃而敏捷,条理清晰,推理严密;当他情绪不佳时,脑子似乎不听使唤,看上去显得迟钝,严重时会出现语无伦次、颠三倒四的逻辑混乱状态。处于良好情绪状态中的个体,更有创造性。

二、认知对情绪的影响

认知是决定情绪性质的关键。沙赫特理论指出,情绪的产生是由环境刺激、生理状态、认知过程三个条件制约的,认知过程是决定情绪性质的关键因素。

人通常并不直接知道自己的情绪和状态,这些反应是由自己外部行为或外界的其他情绪性质线索决定,即情绪体验是由解释决定。激活含有情绪表达成分的认知模式,会影响人当前的情绪状态。

百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情绪与健康相互影响 人的情绪不仅能够影响人的心理状态,也能够影响到生理活动。比如:高兴时,心理状态良好,会眉开眼笑...
    牧羊大叔阅读 3,968评论 0 2
  •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中小学生的注意发展中,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不随意注意占主导地位。 2,在注视飞速开过的火车之后...
    筱秋_4176阅读 10,375评论 0 1
  • 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能力、想象 1、感觉: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一种简单的心...
    追光_ac75阅读 6,022评论 0 0
  • 渐变的面目拼图要我怎么拼? 我是疲乏了还是投降了? 不是不允许自己坠落, 我没有滴水不进的保护膜。 就是害怕变得面...
    闷热当乘凉阅读 9,767评论 0 13
  • 夜莺2517阅读 127,784评论 1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