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一直以来都是个矛盾体:这个世界那么大,没有好好看一遍前,我不会安于现状,无法安稳地待在一个地方;那么大的世界,一辈子都无法看完,我该如何取舍?
如果你认同我的以下观点,再往后的文字,也许可以对你有价值:
1.世界就在那,我选择趁着年轻,先去体验一遍最基本的组成。
2.活了二十多年,还是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的。暂且不论是专业还是业余。
3.时间有限,不可把大好光阴浪费在重复无意义的事情上,看过了就要记录,记录才意味着发生;发生过,才有动力继续看下一场。
上一篇已经明确说过了我的世界观是怎样的。也许第一篇有些懵懂与模糊,有些抽象,文字也太过稚嫩。但我保证,我手写我心,我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既然选择践行,那么写作的原则自然也是:只写自己做过的。
当基本的世界观框架建立好后,我开始构建内部砖瓦了。
当然,有一点需要解释:构建的过程就和我说过的体系特色--立体化--一样,每个节点的补充都是在每个任务、每个概念的思考中逐步发展的。但呈现的过程则不一样,我不可能把一个个节点跳跃着拆分来讲,所以还是要按照体系的顺序来慢慢梳理。
part1 分类是一件极为痛苦,却相当值得的事情。
就如同各个专业和课程名称一样,这个世界早就被分成了若干的部分:大方面有理科文科;有一二三级学科,有历史、逻辑、生物、医学、物理、文学...哦对了,当然还有绘画音乐。
之所以强调还有绘画音乐,是因为我一直觉得自己骨子里应该长成一个艺术家。听到节奏与韵律我会脚踩拍子;食指中指会间隔地寻找介质在上面敲起来;若是听到爵士,我会踩着节奏点头甚至尝试做wave;若是看到色彩鲜艳的抽象画作,我会忍不住脑补这个画框之外还可以如何创作...
但我终于并没有给自己设计这样一条路线,因为我知道还有更多的理论、更多的规律、更多的关系想去体验,还想解锁自己身上更多的技能。我明确地感知自己:我是无法单纯以一个舞者、一个画家的身份一直生存下去的。
所以,我想知道这个世界一共包含哪些东西,我想知道自己见过了哪些,没见过的还有多少。一方面,可以提醒自己个人太过渺小,越求知越惶恐;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自己清醒:再不抓紧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许会被无尽的内耗、低效的时间打败,让自己的一生只留下了一个点的大小的痕迹。
我开始试图给自己的领域、给看得到的、想得到的学科分类。后来才知道,分类、标签,也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科学。
但执着如我,依旧想给自己的世界构建出一个框架,因为我发现“拿来”的体系,终归没有经过过自己的意识,无法指导自己采取行动,更无法让自己像踩在砖头上行走一样,给我一种踏实感。
我开始从自己每日在想,每日在做的事情入手:我是一个独立的小人儿,但我需要和别人建立联系,所以,有了我,有了他,有了众多的人...然后才有了后面的人际、关系、家庭、商业、团体、企业...对,暂时的框架里,我把它们分到了:密切需要人和人协作才能共进发展的一环。
再之后,我是个理科生,所以理科生的思维告诉我,我的世界里充满了科学原理,充满了世界的规律。
我喜欢在规律中思考,依照规律做事情。这样会省下很多挣扎的力气,会给自己增添很多创造的动力。
所以我不敢忽视各种规律:思维由语言构成,语言由文字、概念组成,这是规律;事物是客观的,既然是客观存在,也有其特定属性,比如:物质性,运动性,这些也是规律;又比如生命科学,脑科学,其中更有很多我们需要把握的规律...
随着我遇到的,记下来的规律在不断扩充,我突然发现这个世界变得简单与清晰。就好像在有浮标的泳池中游泳一样:我可以很快知道我的赛道在哪里,若想跨泳道,我又可能触碰哪些界限;或者想要游地更快,我需要怎么调整姿势等等。
part2 规律知道得越多,活动空间就越大。
为什么想到要总结规律呢?也许行为科学可以有理论解释,也许你听过“人的行为是模式化的”这种说法。
最初的自己也只是知道,规律意味着一种共性,意味着我可以按照规律为自己设计出一套行动方向。比如,若我知道刻意练习的规律,我可以重新计划自己的学习模式,从而让自己避免现在很普遍的“低水平勤奋”。
但因为每知道一个规律,我总能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领域发现它的美,我就开始有了另一个癖好:收集规律。
比如,我知道了刻意练习,在后来我会在自己每时每刻、每个任务、每个领域的行动里,用上刻意练习,甚至用刻意练习的思维训练自己养成刻意练习这个习惯:打字时能否再快一点;每一篇写作是否可以距离目标人物的文章更接近一点;每一次跑步时是否能把呼吸调整地更好一点...
以至于现在可以养成一种习惯:每个当下都能想到若干种下次可以尝试的方法,可以发现若干项需要调整的内容;比如,我会期望下次的写作里尝试:先用具体的故事开头;是否能把自己碎碎念一样的文字改成有想象空间的故事;又进一步:下一篇里能否用到更多的颜色词语、物体词语...
好了说回规律。每一条规律,都是最为基本,最具总结性的内容。所以应当意识到一旦把握了某个规律,应该是掌握了通向各个世界的又一把通用钥匙。
所以,自己体系中的规律越多,能自由切换的世界就可以越多,自然,能领略到的风景就越不一样。
part 3 画出来,就能看到自己眼里的世界了。
当我把“我眼中的世界”用简单的词语,用简单的关系连线浓缩在一起时,我会觉得自己的世界变得渺小,变得微不足道。
原来我知道的只有这么少得可怜的东西。我再也不会因为某个成绩沾沾自喜,再也不会因为自己学到的东西而到处炫耀。我知道在我没写出来的地方,还有着无尽的内容等着我去勾连。
所以,就像写在最初的自我认知一样,这个世界的内容太大,只有让自己有迹可循时,才能知道下一步需要去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