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多人都有完美情结,这不能说是一件坏事。但追求完美的过程必须要接受当下的不完美。
01
最近新锐作家阿乙在《朗读者》节目访谈中说,自己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他对写作有着虔诚的圣徒般的执着,对内容要求极其严苛。对文字要求近乎磨刀般的方式打磨每一个字句。
从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阿乙始终以一种强攻的态度在写作,对于语言的精准,它有一种强烈的要求。他经常对自己的文字推倒重来,在那些被人称之为内敛洗练的文字背后,是阿乙对自己无数次的否定。“写长篇,对于那些过于认真的作者来说就像一个司机,开着卡车,做黑夜里的长途运行。”在写作面前,焦虑与绝望同阿乙如影随形。
他刚写作时,七八十次的投稿都杳无音信。一开始没有人是完美的,只有在不断打磨中才逐渐走向完美。
02
最近在带领小伙伴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每天把美文片段发在群里,积极响应者总是能把它完整地读出来。可是一段时间下来有人说有些读的没有感情,好像念书,太平淡了。
于是有人就往后退了,觉得自己读的不好,还是等读好一点时再晒在群里吧!
但是坚持下来的人都有明显进步,她们先读熟练,把音先读准,再推敲感情。
是的,当我们还没有咬准字音的时候,我们是顾不了感情的运用的,在语气上也是无暇顾及的。
我们总是说先学会走再学会跑。刚起步都是摇摇晃晃,随时都有摔跤的可能。
做其他任何事不都如此吗?一开始都是不完美的,认识到这一点,慢慢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打磨一段时间后,完美自然随之而来。很多人就死在了不完美上,看不到希望,就粗暴地认为自己不行。
我们坚持下来的小伙伴慢慢都感觉到了细微变化,吐字归音,咬字的控制力都有了提升。
03
上周去讲解练习的小伙伴,现场讲的时候,有的才试讲了两三次,就觉得自己讲的不好,没有那些讲解员那么发挥自如,这样会令游客失望的。
事实确实如此。我们目前的讲解稿还比较简单,还不具备吸引力,但我们刚开始就接触复杂是不是容易挫败我们的信心?答案是肯定的。
有什么不是从简单、不完美到完善完美的呢?我们都先接受不完美好不好?先把这篇简单的讲解稿讲熟,再在此基础上去完善,相信一定可以完美的。
04
在2016年的时候,我开始学朗诵,那时都不知道自己最佳的声音区域在哪里,低的时候很沉闷,高的时候又很尖,就是找不到最佳发音在什么部位。
一首《祖国万岁》花了三个月,一个字一个字地抠,一个词,一句话,走在路上、做家务都在琢磨,反复听老师的语音,模仿着读。
那段时间真是下了功夫。记得第一次单独在众人面前朗诵的时候,汗毛竖起,鸡皮疙瘩也起来了,声音扭曲变形。对自己一点信心都没有,可是老师说,声调不错,音色蛮好,就是太紧张了。
当我突破那个障碍的时候,就是接受了自己的不完美,于是不再焦虑,心里想着就是如何更好!
当三个月后,我和小伙伴站在舞台上朗诵时,尽管有文件夹托着那张纸,但我对内容已经滚瓜烂熟,根本不需要看词,感情的表达就自然而然和内容融为一体。那时已经不知道“紧张”是什么鬼了,只知道沉浸在朗诵的世界里,那种感觉真好!
前几天,我们当时一起学习朗诵的小伙伴,听到我的朗诵,她惊呆了,她说你的进步太大了,刚开始我都听不下去,你那叫朗诵吗?声音小,没有力气的样子。现在怎么变化这么大?赶快教教我。
当时一起学习的,我一点点坚持下来了,终于得到了肯定,而她还徘徊于最初的状态。
走在漫漫黑夜里的司机,必须对抗孤独,对抗昏睡,时刻保持警觉,往前走就能看见天亮。
05
我这个写作小白,在小白的路上停留太久了。我都不好意思面对这个经历,因为总是不敢面对自己的不完美,总觉得自己写的烂而不再那么勤奋。
然而这样的结果是,越不写越写不出,越写不出,越是一下笔就是烂篇,越是不能接受自己。
接受当下的不完美,重新出发,去奋力跟上齐悦社团的步伐。社群里有一群好的老师,好的伙伴,积极向上,相信我们三年泡在一起,一定会把小白这顶帽子变成金色的皇冠。
齐悦社团吹响了集结号:三年后我们相约一起迈向世界屋脊!身体和灵魂一起努力!
现在的不完美,是为了三年后的完美!不要在孤独中死去,要在群体中重生!和不完美相伴,去追寻那个完美的自己!
齐悦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