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接触到的是诗,记忆最深刻的是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小的时候不懂其中的真意,只是觉得朗朗上口,很好玩似的。
而小学学得比较多的也是古诗了,不长,就几句,还押韵记起来也容易,不用像课文一样需要长篇大论的记忆背诵,自己又是那种只喜欢看,不喜欢背书的人,不然也不会选择理科,虽然很喜欢政史地,却被他们说的,在准备高考时,背书背到流泪撕书,而吓到了,所以就毅然决然的选择了理科,还好自己虽然偏科去也不是不喜欢物化生。
以前虽然喜欢,却也没有怎样仔细的去研究深思过写诗,作词,就有事没事的时候,学着用几个字来表达一个长的句子或是表达一个心情或图景。学着用顺口的调来作尾,后来才知道是为押韵。
在学习诗歌鉴赏分析的时候,也会被诗人的遭遇情感所带动感染,一首诗真的可以去表达许多的东西,开始佩服他们了,而自己的咬文嚼字却在忙碌的学业中被搁浅,但这并不妨碍我对古诗的喜爱,对古文化的追求,所以在人们都讨厌的大学语文课上,我永远独立前三排,听得津津有味。
对词那是另一种的情感了,感觉它比诗还难,每首词都有自己的词谱,这个是以前不知道的,需要选词填字押韵。对自己来说这可真是一个难关啊,不敢轻易尝试,一试便错了。
突然间有了的灵感,也许就在选词填字时就忘了,写出来也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然后自己就时常在想,为什么就一定要照着词谱来呢,第一个写词的,他的词谱是从哪里来的,还不是自己创的啊。
可这也只是想想罢了,自己连写都写不出来,还创什么词谱啊。
平仄不分,仄韵,平韵不懂,看着书上写的那些东西,自己都会头大,但既然喜欢,肯定是要付出才有收获的。
看诗词,找韵调,标平仄,写词谱,就慢慢的求真解。
对诗的五言七言,律诗绝句,对词的词谱,格调,都有一些了解。
心中有梦便去追求,不负韶华不负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