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见内心的创伤》一文中,我提到经历和创伤潜藏在我们的身体和潜意识当中,影响了我们一生而不自知。早在孩童时期,我们的行为模式就因为那些经历和创伤而已基本确定,对某个事件、某个人的看法已经有固着的观点,对所遇事情的态度、应对的方式,以及它们是如何让事情进行演绎、复归来再次触碰到自己的伤口,并不会因为时间而有太大的改变。
那么除了看见创伤,我们还需要察觉、看见执念来松动我们已经固着的观点,改变我们对所遇事情的态度与应对方式,直至看清真相。
察觉
对于某些人和事,通常我们都有固执的观点和解读,然后碰触到自己的内心,开始有悲伤、喜悦等不同的感受。假如复归婴儿,我们对人和事没有评判和解读,更不会触动到自己的伤口,我们还会因此产生情绪吗?
我们是否发觉自己,在别人说话时自己的大脑不断地在活动,在做分析做判断,经常地打断别人的谈话发表自己的观点;我们是否发觉自己,在别人做一件事时不断地在用自己的观点来解读他的意图,不断地在评判这个行为的对与错;我们对别人一直在做评判,并且,我们自己对自己也一直在做评判和解读,但始终没有绕出那个自以为是。
真相就在那里,不会因为我们的观点和解读发生改变。就像我在假如,你的亲妈是你婆婆一文中提到,“以往的感情和经验让我们不自觉地想着亲妈的好和婆婆的坏,忽略了亲妈的不好与婆婆的好,不愿意跳出对婆婆固着的观点,所以总觉得,亲妈这个人比婆婆好得多。”
经常有些人会不由自主地,较为相信亲近的人对某个人的观点,而没有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就对这个人有了同样的观点,这就叫枕边风。甚至基于道听途说,就对某些未曾谋面的人产生不好的印象,那么之后的相处自然冲突不断,心的距离越来越远。
其实,一切的发生都来自于自己的内心,与我们的经历和创伤有关。它们决定了我们对人的态度和看法,以及我们的气场所吸引到的人。有些人的气场,就是能吸引到与亲妈一样亲的婆婆。即便我们从现在开始能放下对某些人的成见,不带评判地与之相处,相信两颗心的距离也会越来越近。
因此我们还需要察觉,拥有看清真相的智慧,不带评判、笃定地观察一切的能力。
但王阳明心学告诉我们的最大真相,是我们根本没看清世界的真相,我们与世界,不自觉地隔着一堵墙。因此我们只能不断地通过察觉,不断地趋近真相。
察觉本身并不需要脑袋去强加改变什么,
只要时刻观察自己对事件的解读,慢慢地你会发现自己的观点开始没那么固着,发现自己的解读并不一定与事实和真相相符,开始有松动的不一样的看法和评判;
只要时刻看见自己内心的感受,关注它的状态:它是不是又着急了,又有不安的情绪涌动了,面对它接纳它,慢慢地你的内心会开始平和起来。
察觉——内心平和也会让我们的承受能力更强,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冲击,并且能够静下心去想出更好的应对办法。
看见执念
正如不同经历和创伤的人对事件会产生不同的观点,我们各自的头脑里也时刻在产生着不同的念头。我们往往忘了聆听自己内心真实的意愿,只看见那些虚无缥缈的妄念与杂念,和那些执迷的、远离真相的念头,总是自己在骗自己。
例如,凭借过往的经验而非真相,执迷地讨厌某些人的某些举动。
例如,以前我总想着赚大钱、想着名和利,做什么都很急躁,为此付出很大的努力和惨痛的代价。后来才发现,那只是内心的创伤让我渴望着证明自己,而非自己内心真正的需要。
无数相互矛盾的念头,以及围绕着这些念头所做的种种努力,组成了我们的“小我”。每个人的“小我”都是不同的,有人在追求快乐刺激,有人每天沉溺在痛苦当中;有人视助人为绝对原则,有人却理所应当地在索取。。。我们很容易执着在“小我”中,被围在“小我”这堵无形的墙中,过着自以为是的生活。
《六祖坛经》里慧能说到:“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王阳明心学具有代表性的八个字提到:“此心不动,随机而动”。所以要想拆下我们与世界隔着的那堵墙,那隔在“真我”与世界之间的“小我”,我们需要让自己的念头不断自然地流动。
经常地,我会闭上双眼,尝试着看见自己头脑中念头的升起、消散,紧接着又一念头的升起,看着它们起起落落。不去跟随这些念头,不去思考这些念头的好或者坏,也不去对抗与控制自己的念头,只是静静地看着它们,让念头自然地流动。
不去跟随,便不会加深自己的执念;不去对抗与控制,便不会压制念头,导致情绪的爆发与能量的崩溃。
所以心的成长,并不是要我们去否定自己,对抗自己的念头。卸下情绪负荷,时刻地察觉自己,看见念头在自然地流动,我们便可以进一步看清自己的本性,认清真相。
我现在尚处在内心成长的初级阶段,已经感觉大有裨益。
经过上万次的察觉练习,我的察觉速度在不断变快,观点也松动了些、不再那么固着,内心也变得更加平和、承受能力更强。遇到冲突时,至少会闭上嘴巴,待情绪缓和后,再好好地说话,好好地想办法应对。
在开始写文章的时候,我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杂念——像咪蒙那样,写着没什么营养的文章却有那么多人喜欢;另有些人的文章写得头头是道,但只字未提如何做到,让你看了再多道理,碰到问题时该怎样还是怎样;我的文章花费许多精力,写得也还行,怎么却老没什么人转发、关注呢? 还有某某人说我的文章太长了,排版也不好一坨坨的都是字,我要不要调整调整呢;某某人说我的文章看起来费脑,很多人会不喜欢看,我要不要写点迎合大众的文字呢?
的确,内心也曾有过纠结。但我经常会静下心来,看着这些念头,尝试着不去跟随也不去对抗。
我渐渐地明白,存在即合理、无可厚非,就是有那么多人喜欢轻松愉快吐槽的文字,不想去跟风的话,便与我无关;我渐渐地想清楚,最初写文章的目的不就是,一半为了写给自己看,一半为了给喜欢看的朋友,来交流彼此的想法。我要做的只是尊重自己的内心,写出自己认可的文字,按照自己舒适的排版即可。即便是喜欢看的朋友始终只有这么多,我心也足慰。
我渐渐地明白,如果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而去跟风,那么就没有对自己诚实,内心也会不快乐。
至此,豁然,真我与世界的连接好像又多了一点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