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写作群里分享一篇写作老师的经验分享,她是领英的专家,也是头条的特邀作家,是职场领域的优秀作者,但并未标注作者姓名,不知作者是谁。阅读过后,深有感触,将文中经验予以总结、摘录、留存、分享,并以备日后自学、自鉴、自省之所用。
1、向那些文章大V、大家们看齐,明白这之间的差距。这中间不仅仅是文章的差距,还有背后知识结构的差距、经验的差距、水平的差距等。
2、写作的道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需要时间的累积,和你阅历的增加,一定是随着你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写出来的文章才越来越有质感。所以,一定不要着急。
3、确定你写作的源动力。对我来说,有的时候感觉很疲惫,或者说今天感觉心情很不好,此时我就偏向于坐下来,捋捋思路,然后把它呈现出来,这可能就是我写作的一个最原始的动力,这种深层的动力是支撑我写作这么多年的根本原因所在。
不管是为了金钱还是单纯的爱好,一定要找到自己最深层的动力。有可能有的人在写作方面并不具备这样的深层动力,或者没有那么强的发自内心的一种愉悦感,那么他可能就在写作这条路上,难以走远。
4、余华说:一个作家,要让你的屁股和椅子建立深刻的友谊,要坚持坐下来。其实任何一件事情都不是简单的,写作需要我们认认真真的好好积累,而不是寻求速成。
5、文字只是一种记录,背后是你的一个思想,文字写的厉害,其本质是文字背后的这个人厉害。所以,我们追求文字的成功,实际是应该追求文字背后那个更好的自己,确保我们所写的语言都是我们要成为能说那样话的人。厉害的不是你的文字,而是你所做的事。
只有你经历过,才能深刻的理解过,才能有自己独特的观点,而不是看过几篇文章,随便拼拼凑凑,凑出数量,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没有灵魂。
文字只是一个表现形式,我们更关注的是自己的成长。如果你想职场文写的好,那么你就应该努力把你的职场发展好。
6、写作的道路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有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时期,是你的一个认知过程、思考过程、成长过程,所以切忌要求你的每篇文章都是完美的。有时文章写过之后,就会忘掉,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
7、关于评论。看到赞美的评论我们都会很高兴,但往往那些看着比较刺眼的评论,才真正有利于我们的发展。所以,更要留意并关注那些看着不怎么舒服的评论,并深加思考。
不要受制于情绪本身。读者犀利的评论是我们的镜子,如果你能找到这个评论背后的一个诉求,或者说他不满的地方在哪里,或者你通过这个评论发现自己这块的问题,实际上是能够促使我们进步的契机。
8、要有一个创作体系。写文章,你写一年可能觉得还好,写两年就觉得吃力,写到三年、四年就可能会出现无东西可写的情况,这时候一定要给自己设计一个创作体系。比如李笑来老师,他周一搜集问题,周二去解答疑问,周三就把一些程序的想法写出一篇文章,周四再从读者留言当中分析需求,周五再去输出观点和文章,这样的话,他就有一个源源不断的创作体系。
因此,我们需要去关注我们的受众、我们的读者,他们每天的烦恼在哪里、问题在哪里,我们只有第一时间去了解他们的需求、他们的想法,才能更好的去写出更多的作品。
9、时间投入的保证。你想做成一件事,每天必须保证三至四小时的时间投入。
10、写作的真诚。真诚是一种最具有变现能力的核心品质,你最真诚的东西才是你最有力量的东西。读者会觉得,原来他也是这样,他也曾彷徨过、迷茫过,他也曾痛苦过,这样的人写出来的文字,我们才会相信他,而不是那种假大空,给人一种距离感,给人的感觉像是空中楼阁。
11、随时掏空自己。不要害怕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全写出来之后,下一篇无东西可写。当你把原来的东西都写出来、都清空之后,反而会有一些新的东西进来。只有掏空自己,才能有新的东西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