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8点开往洛阳龙门的高铁,半个小时就到了,然后坐71路公交可以直接到龙门石窟,一路上车厢里只有我们三个人。下车后穿过商业步行街就可以看到游客服务中心,门票120元,1.4米以下儿童免票,学生半票。
龙门石窟与云冈石窟实际上是一脉相承,云冈石窟是在北魏迁都之前开凿的,而龙门石窟是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开凿的,从时间上来看龙门石窟应该算是云冈石窟的延续,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400余年的营造,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规模营建有140多年,在龙门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约占30%,唐代占60%,其他朝代仅占10%。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佛像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最小的佛像只有2厘米。
宾阳中洞:其实是“宾阳三洞”,是北魏的宣武帝为他父亲孝文帝做功德而建,后因发生宫廷政变以及主持人刘腾病故等原因,计划中的三所洞窟(宾阳中洞、南洞、北洞)仅完成了一所即宾阳中洞,南洞和北洞都是到初唐才完成了主要造像。
宾阳三洞前立的一块石碑,碑文据说是褚遂良的真迹。
万佛洞:因洞内南北两侧雕有整齐排列的一万五千尊小佛而得名。
万佛洞内南北两壁整齐地刻有一万五千尊小佛像,每尊只有四厘米高。
奉先寺: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开凿于唐高宗初,共有九座大像,中间主佛为卢舍那大佛,两侧是迦叶和阿难两弟子,再向外是两尊菩萨,最外侧是天王和力士。
龙门石窟的损毁也比较严重,大部分佛像的头部都被破坏,卢舍那佛的双臂被砸断,左右两弟子也是或断臂或削头。
一看这卢舍那佛的富态相,就知道是唐朝搞的 (ૢ˃ꌂ˂ૢ)
这是东山石窟的一座千手观音,可是已经面目难辨了。
香山寺一个水池里被扔进很多纸币和硬币,儿子坚持让我拍了下来,他说:“水池里的小鱼太可怜了!”我愿意保护孩子这颗纯洁美好的心灵,让他永远拥有赤子之心。
白园是白居易的墓园。白居易一生清贫,不知道生前有没有住过这么大园子?门口这位绝对是乱入的。
结束行程赶到高铁站的时候才2点20分,买的回程票是4点,于是在候车室里睡了一觉。今天就算是蛇年春节出游的最后一站了,明天的任务就是睡到自然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