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领导

领导是一种影响,这种影响旨在达成共同的价值和目标。与管理相比,管理侧重于执行,而领导侧重于规划。

课程领导,是指在既定的情境中(如学校中),领导者通过一定的方式来影响组织成员,以期实现组织的课程目标或愿景的过程。

从课程领导的政策、理论与实践来看,课程领导不同于课程管理、教学领导,需要关注“谁来领导”“如何领导”“效果如何”这三个基本问题。

关于“谁是课程领导者”的问题,要诟病校长个人的“英雄式领导”,倡导多维领导者。充分发挥校长的领导者作用,科学实施权力分布,发挥好其他追随者(如副校长、教导主任、备课组长、学科带头人等)的领导功能,处理好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的关系,形成健康积极的领导者网络。

如何领导,更加关注领导功能在实践中如何发生。应从传统的领导者个人角色和行为转移至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的互动,以及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双向影响。除此之外,还要强调基于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领导策略,如分布式领导、分享型领导等,引领学校课程发展。

领导效果是一种组织结果,取决于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互动,不同的领导行为与途径带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课程领导中,既应树立“为了学习的领导”,问效学生的发展,又应允许一些消极结果,从而反思其过程,改进其课程,提高课程质量。

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在注重课程过程领导的同时,更加注重课程领导的效果。在各科课程标准中,设置了学业质量标准,刻画了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特征,这为我们高质量的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思考和参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