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依然在下雨,所以还是在室内运动。晚饭后翻了翻定位这本书,可能由于本人最近特别喜欢逻辑缜密的书,所以对老外的思维方式特别不感冒,没有严密的论证,没有精准分析,有的是一大摞例子堆砌而成,当然也可能是翻译这本书的人外语水平有限。虽然读得磕磕碰碰,但也有点算收获。毕竟以前总觉得一个产品要功能比较全面才能叫好产品,总觉得一个公司要适应市场不断增加产品,顾客需要什么就给什么才是王道。看了这个书至少明白了一点,你不能取悦所有的消费者,你越什么都想做,消费者对你公司的品牌越模糊,往往是那些只专注一个领域,并把它做到极致的公司在消费者心中印象深刻。
在一家公司我们讨厌按资历排队,而市场常常是先入为主,后者做得再优秀沦为模仿者的可能性更大些。在感情世界里,也常常会先入为主。后来碰到的再好的,或许都只能没有交集。一方面我们会觉得时机能重要,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刚刚好。一方面我们的思维都有惰性,往往会形成路径依赖,不愿再改变我们的认知。
对于定位,我思维也形成了路径依赖。所以刚接触花总,我就觉得这个90的姑娘能得到天使投资人的青睐,拿到自媒体最受投资人欢迎奖,带领接近20个人的团队是由于她一开始就思路很清楚,定位很清晰。但是我整理公司资料看她一步步走过来的脚印,才知道她的定位是在一步步坎坷前行的过程中变得清晰的。就像我上学的时候,我觉得别人是那么厉害所以才很会做题的,后来才知道别人是由于做了很多题目才变得厉害的。往往是我们自己想当然了,是我们本末倒置了。
人们常说太阳底下无新鲜事,所以我的所思所想你一定也听说过,甚至你也曾和我有一样的感悟。但是知道并不等于做到,做得并不一定等于得到。知与行的距离也许才是最远的距离,但那又有怎么样,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