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无数次审视自己的变化,从自卑、胆小、懦弱到自我肯定、勇敢、独立整个改变的过程,经历一些人情世故,逐渐成长了不少。
以前,总是活在了他人的世界里,顺从别人的意愿做事情,却违背了自己的内心。
01
说真的,我并不喜欢以前的自己。
但让我明白那并不是最真实的自我。正是这样我才能正视自己的不足,不断尝试做出改变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
我也承认,自己并没有别人想象的那么好,优秀只不过是努力奋斗的结果,因为我相信付出跟成果会成正比。
我很喜欢一步一个脚印走出踏实的步伐,走得慢,却很稳。因为我始终相信,稳打稳实的基础才能走的更长远,总会有快马加鞭的那天。
所以我更希望靠自己的打拼能够在错综复杂的社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同时有节奏感的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02
现在,我越来越喜欢极简的生活。
比如,朋友不必多,三两知己足以;衣物不必多,合身就好;复杂的事情不过多掺和,做好自己的事情,总而言之就是,不随波逐流,怎么舒适就怎么来。
说到舒适我确实喜欢享有一个人的独处空间,也许独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但却可以练就。
记得小时候,父母在城市打工根本顾及不上我们,于是开始了留守儿童的生活。
自己一个人山上捡柴,无意间想起老人讲遇到鬼故事,心里发麻慌得很,便捡好急忙提回家;放学时,骑着一辆自行车到镇上装模作样的学大人们跟老板讨少几毛钱,现在回想起来为自己而到自豪。
初中毕业后,便开始靠自己的双手挣到学费,而且从不放过学校里面每个能锻炼的机会,以至于现在的我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勇敢。
步入社会,做什么都敢于坐在前排,并且提出自己的疑问,多好的学习机会啊,不问多可惜。换做以往,我恨不得找个角落躲起来,生怕别人点名回答问题。
甚至是一个人去吃饭,但我并不觉得一个人吃饭是多丢脸的事情,反而很享受自由自在不用因为他人而拘束的感觉;若是成群结队的,有的慢悠悠走着,还在为吃什么犹豫不决,而且还要顾及对方的感受。
这样浪费很多不必要的时间,并不是没有结队而行的能力,而是各自的行事风格以及作风大不相同。所以我放弃享有同行的选择,雷厉风行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吃自己喜欢的食物。我特别喜欢这样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
03
可以说,享有独处的能力能让我更加坚定的面对生活的独白。
累了,偶尔点个外卖,选一部好电影慢慢感受剧里喜怒哀乐以及品尝美味的食物;时不时清扫,看着干净整洁的房间简直大快人心;边洗澡边放在音乐;再加上阅读、写文章让人在思路中摸索出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
做自己认为有趣的事情,怎么会觉得孤单呢。一个人确实显得孤单,但只要内心充实,享有独处的能力并不见得是坏事,反而让一个人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