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要“每天进步一点点”(1.01的N次方)这个梗,看似可以通过无脑地执行,觉得可以很容易地实现。但实际上,人群中有大部分的人(包括我)却在原地打转。经历了很多,体验了许多新鲜的事物,探索了许多,却收获甚少,更无像样的作品以及形成对他人有所价值的东西。于是,一天过去、一周过去、一个月过去、一年过去、发现Tim都退役了自己老之将至,却仍只是简单经验的复制,今夕对比不大甚或退了步;若继续往前看,似乎看到了退休的可能(如果幸运的话)以及看不到自己所在组织在未来的重新排列组合的过程中,被掷出窗外的那一情景。
<br />但我想谈的,不是这个坑,因为若是自己在原地打转,自己是能轻易感知并深为焦虑,进而以此焦虑感所激发出的压迫力,还是有寻求突破的可能:比如在岗位上做深或延伸至其他新的职能。
<br />而我自己栽进的,却是看似每天进步实则无甚成效的大坑——今天看到某某医患矛盾的新闻,就去下载医生时间APP,抱起医书——美国急诊临床必知200招;明天有了绘画的兴趣,于是搜罗视频:像艺术家一样思考Ⅳ:用右脑绘画;后天想学Python,就去爬梳coursera课程......你看,每天都这么的“充实”、这么的多彩与跨越。
<br />而且,这背后,我还坚信有着一个合乎进步逻辑的原则——跨学科思维。跨界的学习,将原本对世界的某单一的学科、盲人摸象式的认识,在多学科齐头并进下,哪怕是盲人,也可以把象给摸全喽。逃离了单一学科的框囿,思维可以跳跃,可以打破一切在本学科内视为的常规,可以重新排列组合,自由插拔。
<br />此外,比照游戏通关的激励机制与衡量准则,这样的打一枪换一炮,反而每天有新的词汇、新的动作、新的网页,可作为衡量进步的可视、可量化的指标。不若埋头苦干的每日对着同一件事的“沉闷”。有了可资炫耀的新词,就在内心默认自己已经掌握了这门技艺(其实只是知道了而已),就像看了一本书,就认为自己能写这本书。新词可能不为人知,人无我有。你看,可量化的通关以及可炫耀的感觉,却实实在在地让我舒适地、且自认为每天在进步地陷在了坑里。
<br />这的确是个大坑。若用一句话形容,就是——浅尝辄止。就像一个产品的生产流程,需要必备的几道工序,我只开了头,就放着不管,另去他方了。只是泛泛的浏览了(输入),谈不上深入学习,也没有有效的生产(输出),更别提对他人有价值的生产了。当消费者的大爷惯了,根本就想不到、做不到以生产者的视角行事。
<br />因为真正要实现“每天进步一点点”,有几个必要的条件。
<br /> 1. 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欢迎新错并纠正,却不可让旧错复燃。
<br /> 2. 那每天所取得的一点点进步,需要固化下来,不可随风飘散只在脑海短暂停留。
<br /> 3. 所做的事,可以以极低的边际成本复制,使所做的事、所形成的作品,尽可能地翘起杠杆。
<br />因此,尽可能减少旧有的错误,就是改进、改进、再改进,反省、反省、再反省,并用逻辑行事、用数据说话,而少用模糊不定的言语去阐述;为了固化进步,得勇敢、直面困难地去到生产者的进程中,吸收后,一定要有东西生产出来,即便刚开始的作品可能很粗糙;想想可以高效杠杆的事项,做别人不可复制的、而自己做完后便可复制的事。Do things that don't scale,then make it scalable.
<br />我老想用将自己比作一个APP为自己的进步方法论,提供仿效的具体路径。APP不断的修修补补,待到一定程度则全面突破升级、更换架构:这么不断演进下去,比如你看现在的微信,跟第一版的微信,就是两个全然不同的事物。对于个人,最好要做到今昔对比的全然不同——越是认不出以前的自己,越是进步颇丰。
<br />需要注意的是,全面升级这个坎要顺畅地跨越,需要此前数次修补过程的积累,在修补过程中加深见解,知道哪些保留、哪些丢弃。而不是整天挂在口上的“创新、打破、变革”等看似进步实则蛮干的新词。理想的动态螺旋式前进的过程,是形成“修补与突破”的良性循环,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地有新作品,呈现出来——就像产成品从生产线上卟噜卟噜地流淌出来。
<br />写这篇文章之前,初用markdown,丢了原稿......幸好我经受了不怕麻烦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