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西游记》怕是大家熟悉到不能再熟悉了。无论是那一句“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还是曾几何时寒暑假不断单曲循环的“咚咚咚咚咚... ...“。如果要谈《西游记》,下至三岁的孩童,上及八十岁的老者都能绘声绘色地给人讲一段”三打白骨精”或者“智取红孩儿”之类的故事。
那么为何还要有这篇文章呢?
情况是这样的,一个事物越是流传的广泛,越是会被后来的人按照自己的心意进行种种的“加工”与“修饰”,到最后以讹传讹,层层累加,往往那个事物已经被修改的似是而非,成了符合普通大众趣好的一个“变种”,而非保持着事物本身的精神与样貌。就像知道《唐三藏西游释厄传》这个名称的人要大大少于《西游记》一样。
浊最不贤,不敢妄议后人演绎《西游记》的好坏,仅能按自己粗浅的认知,从原著中获取灵感,信手涂鸦几字,以贻笑大方。
在很多人眼里,西游记中的主角是孙悟空。是的,每个男孩都想成为孙悟空,顶着齐天大圣的名号,手拿如意金箍棒,脚踩着筋斗云,一跃翻山过海,一笑长空掠影。然而在原著里我们的孙大圣,他手里兵器的来历可不太“磊落”
老龙王一发害怕道:“上仙,我宫中只有这根戟重,再没什么兵器了。”悟空笑道:“古人云,愁海龙王没宝哩!你再去寻寻看。若有可意的,一一奉价。”龙王道:“委的再无。”
... ...
悟空十分欢喜,拿出海藏看时,原来两头是两个金箍,中间乃一段乌铁,紧挨箍有镌成的一行字,唤做“如意金箍棒一万三千五百斤”。心中暗喜道:“想必这宝贝如人意!”一边走,一边心思口念,手颠着道:“再短细些更妙!”拿出外面,只有丈二长短,碗口粗细。
... ...
悟空将宝贝执在手中,坐在水晶宫殿上,对龙王笑道:“多谢贤邻厚意。”龙王道:“不敢,不敢!”悟空道:“这块铁虽然好用,还有一说。”龙王道:“上仙还有甚说?”悟空道:“当时若无此铁,倒也罢了,如今手中既拿着他,身上更无衣服相趁,奈何?你这里若有披挂,索性送我一副,一总奉谢。”龙王道:“这个却是没有。”悟空道:“一客不犯二主,若没有,我也定不出此门。”龙王道:“烦上仙再转一海,或者有之。”悟空又道:“走三家不如坐一家,千万告求一副。”
龙王道:“委的没有,如有即当奉承。”悟空道:“真个没有,就和你试试此铁!"
看见了没?这泼猴问人讨兵器嘴上说的好听是“一一奉价”。却是强拿了人家兵器又要索衣服披甲,人家不给就用金箍棒作威胁,让老龙王“试试此铁”。
这还只是泼猴撒泼的开端,再后面此猴做事也是各种蛮横撒泼。天庭讨伐花果山的时候,巨灵神骂泼猴一句“欺心”,还算是给猴子留面子了。
这可与后来大家认为的孙大圣形象大大的不同。后来的演绎里,总是希望刻画一个相对完美的齐天大圣的形象,相对忽略了前期孙大圣有本事之后的“妖性”。而在原著中则更完整的展现了孙悟空的成长过程,最初是因为害怕生死而奋力谦逊,当有所成就的时候又因虚荣变的骄奢蛮横无礼,然后因此酿成大祸,经由五指山下五百年的沉淀与反思,最后才追随着玄奘法师踏上漫漫的取经路,修成正果。
时已深夜,三藏守定真经,不敢暂离,就于楼下打坐看守。将及三更,三藏悄悄的叫道:“悟空,这里人家,识得我们道成事完了。自古道,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恐为久淹,失了大事。”
行者道:“师父说得有理,我们趁此深夜,人皆熟睡,寂寂的去了罢。”八戒却也知觉,沙僧尽自分明,白马也能会意。遂此起了身,轻轻的抬上驮垛,挑着担,从庑廊驮出。
西游记末尾三藏师徒寂寂而去。若是换在从前那个志得意满的齐天大圣,又如何肯说出“寂寂的去了“几个字?
原著里的一个孙悟空,他成长的过程与我们现实里的人,是何其相像。
下一集,西游记不是打妖怪记,西游释厄传传达的是个什么样的故事?
个人浅见,不成参考,诸多细节,恐难详考,但作拙砖,以引美玉。
化浊 2016-10-21 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