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金不换与狮子王——滇池边百草村三车书苑读书笔记《幼学琼林》衔珠十九
“慈母望子,倚门倚闾[lǘ];
游子思亲,陟岵[hù]陟屺[qǐ]。”
古文里没有鸡汤。凝练,意味深长且画面感很强很强。
第一句和第二句是一个情感互动,量子纠缠的能量关系。
老妈,盼望,靠着门。
儿女,回望,登上山。
画面构成了一个圆,一个太极图,转起来了——美吧?
儿女之道,孝心第一。现在很多父母都反过来用,对儿女有孝心。孩子们在家称王称霸,云南话叫“门槛猴”,流行语叫“巨婴”,。出了家门,也就成“笑”话了,也算有“笑”道。
慈母多败儿,恩里生害。
这个一定要注意,要当心。
古人又说了——
“儿孙自有儿孙福,
莫为儿孙做马牛。” 呃。
——《增广贤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游子吟》
实际古人的家教,严和慈是不分家的,有严,是真慈。严,也写作“嚴”——真要敢骂敢批评呀,结果自然满意啰,如下得见
——“浪子回头金不换。”
出自长篇吴歌《金不换》
金不换就是浪子的名字啰。
好听,做笔名挺好的
不许抢。
“辛巴流浪记”——俺起的名字,灵感来源于《三毛流浪记》就是电影《狮子王》,讲了金不换的动物世界版本。
我们慢慢会有感觉——
道理古今同,只是谁人行?
离开了对父母长辈的敬畏,回报直心来讲个人主义,个人成长和自由,我们这辈子最多也只能演一下《狮子王》里的那几只鬣狗朋友了
“This is my mom. If I don't fight for her, who will?”
“这是我的母亲,我不为她而战斗,谁来为她战斗呢?”
这是《狮子王》里的一段经典台词。小张把my kingdom改成了my mom。
致敬《长津湖》,致敬中华英雄儿女!
“这是我的祖国母亲,我不为她而战斗,谁来为她战斗呢?”
讲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