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b区走了一圈,也没找到能坐下来好好休息的地方。”
那天舍友一回宿舍就来了这么一句,郁闷地又把自己塞回了电脑桌前。
事实上,就在半个小时前,她翩然走出宿舍,宣布要出去散心。
我们都笑了,顺便盘点了一下B区有没有适合散步的户外空间:
十二舍楼下,眷侣成双,花前月下;
羽毛球场北面,树阴交蔽,石廊阴森;
图书馆中庭,冷清肃穆,蚊虫叮咬;
网球场边,全民健身,热火朝天;
建筑系馆及水池,算了,还是不要联想起专业课作业了……
最后总结了一下,还真没有。b区遍地是问题场地,这为一代又一代建院学子做校园场地调研与设计规划作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一个有意思的对比是,一方面,b区被称是“充满生活气息的居民学生大杂院”,另一方面,学生们除了必要的上课吃饭流线和去操场跑步、篮球场运动以外,却几乎找不到校园中标志性的、富有归属感的、可以形成独特记忆的空间。
学校中不乏热闹的条件,拥有密集的商家和大量的外来人员,却极度缺少怡人的户外空间。有些本适合学生户外交流、休憩、读书的场地,面临设施破旧、维护较差,植物长势差缺少打理修剪,外围道路被车辆阻塞等种种令人头疼的问题,本该充满活力的大学校园场地常常鲜有人至。
与b区形成显著对比的则是宛若小天堂的虎溪校区,尽管只有大一军训在虎溪呆过一个月,却形成了难以磨灭的美好意象。
至今还记得开学第一天,和女神同学一起散步到美人蕉盛放的芭蕉谷,又在云湖的池塘边见到了一位静静地描绘残菏的姑娘,这样的景象只有短短一瞬,却在心底搅起了久而不散的涟漪。
后来植物课,老师又带大家去虎溪认知植物,从蔷薇花园到月季花园,从缙湖边的水生植物到图书馆前的花境,虎溪的植物配置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我相信那些用心的设计能让所有游客亦或是学生感受到四季的自然变化之美。这就是设计与未设计的区别。
A区建校较早,虽不及虎溪,但起码有着大尺度的开阔草坪和民主湖,而B区顶着建院的名号,却常常饱受最差环境的垢病,实在是说不过去。
之前听一退休遛狗大爷讲,重大目前割裂成几个校区,分身乏术,凝聚力不足;资金层层克扣,造成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人心散乱,学风浮躁的诸多问题。听来不无道理,也令人心痛。
我是如此为这所战火中诞生的大学感到骄傲,又对她所处的困境感到担忧;我为建院学生的积极与进取之心所激励,又对b区校园环境质量之低感到惋惜。
不过,好的事情也正在发生,喜见近来b区地下停车场建设、十二舍改造,可见学校正在决心整改;而我所在的一些社团,例如青协尽心尽力地策划中门墙绘大赛,AF中门组的同学们为中门社区探索改造的可能性,大家都在为我们的环境改善付出心血,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可能,学校的发展,需要我们每个重大人为之思考与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