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宝今年11岁,孩子突出的行为是内向,敏感,无助,耐心不足,很容易哭并否定自己。从小我对他很严苛,总是看到他的缺点,更甚至于把他当成年人看待,孩子很努力,但根本不可能达到我的标准,孩子很受挫,慢慢的在心里形成一个想法:我是很笨的,我一无是处,我就是垃圾。慢慢的孩子不再积极去探索,害怕失败,害怕被我吵,被我否定。经过我自己的学习,我发现自己亲手毁了孩子。看到他面对困难无所适从,而大哭到崩溃的样子,我问自己:为什么一定要对他那么不近人情,他是孩子,又不是神。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面子和成就感,我就如此控制孩子吗?
一天,他看着弟弟在玩积木,堆了很高,哗啦倒了,弟弟淡淡说:堆太高了,倒了。然后又全神关注的堆起来。他黯然的叹口气。我问他:你想到什么了?为何叹气?儿子说:很羡慕弟弟,他在失败的时候,可以安静的接受,如果是我,我会很崩溃,我会觉得自己很笨,我无法接受不理想的结果。我对他说:因为你很有上进心,你渴望自己很优秀,说明你对自己有很好的要求,你很自律。他诧异的看着我,问我:你认为我的行为是优秀的表现?不是情绪管理不行,脾气性格不好的表现?我很内疚,努力让自己平静:当然不是,你身上有很多的优点,比如:你很细心,观察能力强,表达能力也很强,邻居们经常跟我说你口齿伶俐,表达事情清晰明了。你很善良,看到别人有困难,你会去帮忙,你会帮小区奶奶们拿菜,你会陪着小弟弟等他妈妈回来。你有九个优点,可能有一个不足,你可以把不足改掉,也可以不管它,因为每个人都有不足,妈妈也有很多不足,比如耐心不足,比如做饭一般般。我看到孩子的身体渐渐放松了,他开心的跟我说:原来我有这么多优点,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废物呢。看到他如释重负的样子,我跟他说:对不起,你和弟弟都是妈妈的孩子,对失败有不同的反应,是我对你们的教育不同导致的。你出生的时候,我不会做妈妈,所以用力过猛,这十年我在学习如何做妈妈,等弟弟出生后,妈妈的状态已经变了,所以你的不足之处是我造成的,环境变了,你会跟他一样平静的面对挫折。儿子说:看来,不停的学习,看书有这么多好处,的确要好好读书,不仅可以塑造自己,也可以更好的理解他人。
之前总是看到孩子的不足,总是不停的调理他,让他无所适从。当赋予孩子行为不同的意义,孩子也能体会到积极心理的动力,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