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麦蚕不是蚕,是一种食物。
将熟而未黄的元麦穗摘下揉碎,带壳的麦粒铁锅里炒熟,再揉去壳,放入石磨里磨,磨出来六七分长的麦面条像一条条蚕宝宝,故称之为麦蚕。
在短缺经济的年代,春节、元宵节一过,家里的粮食基本上告罄了!饥饿的双眼眼巴巴地盼望着地里的麦子呢。那时有这么一说:麦子在场上饿死在床上。说明青黄不接时度日如年啊。
一般在这个季节恰好有下雨天,地里又不好干活,自留地里的麦子正好又熟了,几个因素巧合才有幸炒麦蚕吃。先是家里有人提议,父母同意,才有大哥哥大姐姐动手炒麦蚕。记得,麦子上锅了,麦子上磨了,透出来的清香诱惑得直流口水。
早上菜市场上有卖麦蚕,买了碗。回来尝了尝,还是这个味,但没了儿时的那个诱人的味了。何也?是因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啊!现在精美的食品多了,肚子也难得饿了,哪能闻到麦蚕的清香呢?!只有吃了苦才知道什么是甜,只有受了难才懂得什么是幸福。
一碗麦蚕,找回了儿时的记忆,也告诫我珍惜现在的所有。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