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套路文的读者越来越多,写套路文的作者据他们讲已实现财务自由,月入过万。不错的收益下,各类写作培训班“雪中送炭",普度众生……
相比之下,散文诗歌等传统文学观者寥寥,相关写作者叫苦不迭,牢骚满腹。
但有何用?形势逼人!
面对颓势,有的作者放弃初心,转头报班,接受导师洗礼;也有坚持写的,不过是自娱自乐,无人观看,仿佛自言自语。
为什么没人看?
其一,标题抓不住读者眼球。这是老生常谈 ,不再啰嗦。反看诗歌散文的标题 ,不是我的XX,就是我和某某,最无语的还来个无题,这怎么会有人看?说实话,我来简书也很少看散文。一是散文写得好的真不多;二是写得标题真的传递不出什么吸引人的东西,自然无心点进去。
其二,内容冗长,前奏太久。散文写个千把字就行,而且有的前奏废话太多,读者读半天也没什么获得感,就听作者在那里“隔靴挠痒”的唠唠叨叨。读者会想:为什么不能直奔主题?我时间很宝贵的;
其三,主要说诗歌,不要再那么装深沉,读者进来就很给面子了,你风啊月的,你要是名家,人家还会稍稍揣摩下你意境,谁也不认识你,拜托还是有话直说的好!就像余秀华的《跨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酣畅淋漓不好吗?
怎么办?
我也尝试过写套路文,但小生实在才疏学浅,交了钱也学不会,愧对导师栽培。
今日突然看到网上有句话,深慰我心:
不要太在意那些成功者说出的道理,他们没说的,才是成功的秘密。
其实这个道理,老子早在《道德经》的开篇就告诉我们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翻译过来就是说:可以用语言表述的“道”,它不是永恒的道;可以用语言说出的“名”,它就不是永恒的名。
写文章也是一种道,没有人会把“月入过万”秘诀真正和你说透,就算导师再无私,他也说不好,多半要靠自己去实践!
当然你有钱,报个班也无妨 ,因为我也两次报班,导师讲的也还有可取之处,但你不要有月入过万的妄想,因为那是个漫长的过程。如果你有执着精神,其实捡破烂也可以月入过万。
这么一细想,还是坚守散文、诗歌阵地的好。虽然我写的不好,但也写了很多年,相对要熟稔一些。
当然坚守不是死守,要改革,要学习融合套路文的优点和散文诗歌的美感和真情实感,去实践创作。
有人会问:等你实践成功,不也成了另一种套路文?
回答正确!
但这是我的套路,犹如长在我身上的手臂,我可以自由说话,自由发挥,狂浪,狂浪!
而且,如果每个人都创出属于自己的套路,那便不是套路,是百花齐放,是个性超然。
海子说:从明天起,我要喂马劈柴 ,周游世界……
我与君说:不如我们共续散文诗歌辉煌,写到春暖花开!
总结一下我今天的观点:
套路与自创齐飞,传统和自媒共融。
以上话有点狂,的确有点狂,不喜就喷 ,说明我说话还有你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