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为我手写我心,我的笔能感受我每一次的心跳,能准确传递我每一刻的喜,怒,哀与愁。而这一次,当我看见自己辍学的学生真的出现在那间低矮的屋子里,已经在忙着给别人服务的时候,我不知道自己的心情,搜遍大脑,我不能表达自己的感受,我只想带着他尽快离开,回到我们的教室。谢绝了老板的客套,我让孩子上我的电动车,我要先载他回家,我想见到他的家长。
也许是天气太冷,孩子坐在我的后座,7腿不停地颤抖,“冷啊!”
“冷!”
“气温这么低,怎么穿这么少”
“习惯了!”
几分钟的路程,似乎走了很久,到了,孩子摸索钥匙进屋,一会儿,奶奶,亲戚都回来了,从奶奶的哭诉里,我了解了孩子艰辛的成长经历,他的视力远比我想象的更糟糕,我怎么能够一次又一次厉声批评他的坐姿,我原本都是知道的啊!但我没有俯下身去感同身受过,他如何写字?他是否因此被同学嘲笑?他内心承受着怎样的学习压力?……
知道他的家人已经给他报名,学习技术,决定不再上学了。我不想,也不能再多说些什么了,便起身告辞。只是在走的时候,我告诉孩子,“你学着手艺,也一定记得常常看看书。如果有天,很累,想上学了,就联系老师!”
或许他的家人是对的,如果他能学好一技之长,养活他自己,他是开心去做,我为什么要去阻止?而我的课堂似乎予他没有一丝的快乐与希望,或许还在带给他压力与痛苦……
夜晚的风,很凉,但我不想躲进自己的衣领,凉风吹过我的耳旁,很清醒,但我依然无法明了自己的心情, 只是我的脑海出现了二十多年前的一幕:刚上班没多久的我,骑着自行车去找我的学生们,他们的家在四湖河的对岸,他们渡我过河,待我客气,只是依然没有返回课堂,家里姊妹多,没有足够的学费,成绩不好便不学了。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以为一切都变化得很快,一切都变得好多了,可为什么这一幕却如此相似……